“咚、咚咚、咚、咚咚……”临近龙年新春,富有节奏的如雷鼓声,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敲响,这是坊间民众对驱赶瘟神和迎接美好生活的新年期盼。
烟墩大鼓演奏 摄影 曾梓浩
参与“云说壮美 钦州正当红(第二季)”活动的巴西网络达人塞米(Cymye)走进烟墩镇,体验与村民共同擂鼓,了解烟墩大鼓制作技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塞米近距离了解烟墩大鼓制作技艺 摄影 曾梓浩
烟墩大鼓系灵山县烟墩镇一带壮、汉族民间一项独特而古老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千百年历史。相传它起源于古代先民用作驱赶猛兽和传递战争信号的器具,于明代后期演变为庆丰收、贺瑞年的娱乐活动,并流传至今,于2008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烟墩大鼓传承人黄平修在准备制作大鼓的材料 摄影 曾梓浩
“烟墩大鼓的鼓身用樟木或楠木等木材挖空树心制成,鼓面选用本地的水牛皮,整个鼓体没有一颗铁钉,都是用竹钉、木钉等材料纯手工制作而成。”烟墩大鼓传承人黄平修介绍,制作一面鼓平均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大鼓的音质、音高、音准等,全凭匠师个人经验进行调试。
烟墩大鼓制作 摄影 曾梓浩
据介绍,烟墩镇现存最高的大鼓,高近3米,击鼓人要站在两层板凳之上才能敲打到鼓面;最大的大鼓,鼓面直径达1.8米,重达350多公斤,需要七八个大汉才能抬动。“我们巴西有很多种鼓,但没有像烟墩大鼓那么大的鼓。巴西有一种形状类似烟墩大鼓的鼓,尺寸更小,叫做‘Atabaque’(阿他巴克),主要是用手来演奏。”塞米表示,在巴西的很多活动上,人们也会打鼓庆祝,当听到村民们打鼓的声音,她联想到了在自己国家的美好回忆。
塞米体验敲烟墩大鼓 摄影 曾梓浩
塞米体验敲烟墩大鼓 摄影 曾梓浩
在烟墩镇,村村都打鼓,逢年过节还会举办“鼓会”,村与村之间会进行“斗鼓”交流。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至正月十六的“鼓会”,鼓队白天在自己村里打鼓,晚上村与村之间互邀打大鼓,以鼓声不间断、打鼓持续时间最长为赢。每当这时,几十面乃至上百面大鼓通宵达旦擂响,鼓声雷动,声达数里,令人叹为观止。“在观看大鼓演奏时,我觉得非常简单,当我自己尝试之后,就知道打鼓是需要用劲的,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我喜欢音乐,所以学习如何演奏烟墩大鼓让我感到很有趣,每次村民打鼓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在音乐中获得的快乐。”塞米说。(文 林姗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