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培育新业态 激发新动能
2022-12-09 12:40:24来源:广西日报编辑:韦欢责编:刘洋

广西:培育新业态 激发新动能

南宁方特东盟神画《千岛之歌》表演现场,充满科技感的画面让观众叹为观止。广西日报记者 吴丽萍/摄

广西:培育新业态 激发新动能

汉服爱好者在全息动态长卷《清明上河图》前拍照合影。

广西:培育新业态 激发新动能

左:太平古城成为崇左市文旅市场的一张新名片。 右: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柳州三江月也侗寨夜景。

  编者按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当前,文化和旅游业已成为广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带动效益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推动文旅消费扩容提质,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11月30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广西“文旅+”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拓展新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以“文旅+”为抓手,着力推进文旅与健康、农业、工业、科技、教育、商业、交通、林业、体育等领域融合发展。

  按照计划,我区3年内将打造10个以上消费业态新、聚集程度高、区域带动强、品牌影响广的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成50个以上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和创新驱动作用的“新业态示范项目”,创建一批高能级的“国字号”产业融合品牌。到2024年,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提质升级,新产品、新场景供给丰富多元,体验式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1 培育“文旅+健康”新业态

  这是马兜铃、这是龙船花、这是两面针……12月3日,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南宁市民陈先生带着孩子观赏和辨别各种药用植物,兴致盎然,他们感叹道:“没想到广西药用植物园属世界级药用植物园,保存药用植物1万余种,这次来游玩真是长见识了。”

  广西素有“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中药材之乡之称,是传统的中药材资源大省,发展健康旅游优势明显。近年来,广西积极培育“文旅+健康”新业态,创建了一批医药健康旅游景区,受到游客欢迎。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我区将积极打造国家级健康旅游示范品牌,加快推进南宁国家级中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广西药用植物园、信和信·桂林国际智慧健康旅游产业园等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积极培育康养旅游度假业态,打造一批以康养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区,培育温泉康养景区、康养旅游度假酒店、职工疗休养基地等康养旅游度假新业态;加快发展医疗旅游业态,培育旅居养老、医美旅游、医疗康复、中医药康养等医疗旅游新业态,建设一批医疗旅游重点项目。

  “3年内,全区将培育10个以上国家级健康旅游品牌,认定命名15个以上温泉类康养旅游品牌,30个以上广西职工疗休养基地,50个以上康养旅游景区、度假区和20个以上康养旅游度假酒店,培育10条以上康养旅游度假精品线路。”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苏尉东说。

  2 培育“文旅+农业”新业态

  初冬时节,北海市海城区赤西村气温下降,虽然冷风袭人,但依然有不少游客慕名前往参观游玩。该村生态环境优美、田园风光秀丽、农业物产资源丰富,2021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为北海市的又一个网红打卡点。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我区将加快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品质,鼓励北海赤西村、南宁“美丽南方”、玉林“五彩田园”等有条件的休闲农业项目高质量建设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品牌。加快实施“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创建工程,培育艺术田园、共享农庄、度假营地、研学营地等新业态,创建和提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高等级旅游民宿、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等品牌。到2024年,新增30个以上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0个乙级及以上旅游民宿。

  同时,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行动,建设农业文化展示园、农耕文化博览馆、文化村落村史馆等。推动龙胜龙脊梯田系统、桂西北山地稻鱼复合系统、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场所、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

  3 培育“文旅+工业”新业态

  近年来,我区积极盘活全区工业遗存优质资源,推进工业遗址遗迹保护开发,深挖工业文化内涵,建设东方梦工场——柳空文创园等工业旅游项目,推出一批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受到游客青睐。

  “为培育‘文旅+工业’新业态,我区将加快发展文旅装备制造业,支持柳州市建设大健康和文旅装备制造基地,引导南宁、桂林、北海等市因地制宜发展游艇游船、景区索道和数字导览设施等大型装备制造业。”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副处长黄河说。

  同时,我区将加快建设一批工业遗产主题公园、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工业文化博物馆、沉浸式工业文创街区、生产工艺体验馆等工业遗产旅游精品项目,丰富工业展示、工业主题酒店、主题公园等业态,形成广西工业遗产创新利用标杆产品,力争每年新增5个以上工业旅游融合示范项目。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我区要大力推动玉林玉柴、柳州钢铁厂、东风柳汽、桂林漓泉和合山矿山公园、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等企业创新开发工业文化体验、工业研学旅游等新业态产品,设置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强的体验项目,打造国内知名的工业旅游品牌。到2024年,新增2家以上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家以上工业旅游景区(点)。

  4 培育“文旅+科技”新业态

  街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过往的人群熙熙攘攘……在南宁市良庆区“AC Mall科技艺术中心”,一幅长25.8米、高3.5米的全息动态长卷栩栩如生地呈现了明代仇英版本《清明上河图》中大明苏州府的场景,让观众啧啧称叹。

  据了解,《清明上河图》科技艺术特展充分运用云计算、5G、人工智能、大数据、动作捕捉等最前沿的高科技,立体呈现昔日的繁华景象。自2021年11月26日开展以来,迅速成为现象级热点。

  “科技手段的融入,使旅游项目的内涵和格调有了更高的提升。我们将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增强文化和旅游场景体验、发展数字文旅融合新业态、培育‘文旅+科技’融合示范品牌,把‘文旅+科技’新业态打造成为新的热点。”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信息科技教育处处长蒙毓刚介绍。

  根据发展目标,我区将积极引导沉浸式旅游景区、沉浸式体验场馆、主题景区式酒店、虚拟世界文化艺术空间、文创商店、小剧场等新型文旅休闲娱乐空间建设;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每年培育5个以上沉浸式文化体验精品项目;培育以科技为支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每年培育10个以上数字文旅融合精品项目,每年创建10个以上“文旅+科技”融合示范品牌。

  5 培育“文旅+商业”新业态

  夜幕降临,位于崇左市江州区的太平古城流光溢彩,尽显繁华,慕名前往的游客络绎不绝。

  太平古城建于明朝。2018年,崇左市经过科学考证,在古城旧址上重建一段古城墙,打造太平古城街区。古城自2020年9月正式开街以来,即成为了崇左旅游市场的一个“引爆点”。今年8月16日,古城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据悉,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文化旅游和商业融合发展,建设了一批商文旅集聚区,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打造了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文旅+商业”新业态加快发展。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我区将加快培育商文旅融合集聚区、加快发展夜间文旅消费经济、积极推动会展旅游扩面提质,争取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把‘文旅+商业’新业态打造成为提升消费潜力的强劲引擎。”苏尉东说。

  3年内,我区将重点推进南宁、桂林、北海、贵港、玉林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推动城市商圈与文化和旅游联动发展,每年培育3个以上商文旅融合集聚区。鼓励各地打造夜间消费示范街区,推出一批业态多元、吸引力强的夜间文旅消费打卡地,3年内打造6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自治区级夜间特色消费集聚区。

  6 培育“文旅+其他”新业态

  “我们将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和更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生产力充分释放,新动能不断迸发涌流。3年内基本形成覆盖广泛、业态丰富、选择多元,可满足大众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文旅产品供给体系。”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班华勤说。

  “文旅+教育”新业态。广西加快培育研学旅游新业态,推出一批经典研学旅行线路,打造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区红色研学旅游基地,推动特色研学旅游发展。

  “文旅+交通”新业态。广西依托路网建设,构建环绕全区的国家旅游风景道体系;充分发挥平陆运河通江达海功能,打造平陆运河旅游经济带;加快发展内河游船游轮旅游,培育水路联动精品旅游线路,做强城市水上旅游产品,发展水上公交、水上巴士等特色水上交通服务产品。

  “文旅+林业”新业态。广西大力培育林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培育发展森林文化节、森林体育运动等新兴业态。到2024年,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年接待游客超过2亿人次,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建成全国林业生态旅游强区。

  “文旅+体育”新业态。广西大力发展山地户外旅游、海洋运动旅游、河湖运动旅游等体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建设文商旅体综合体、户外运动营地等一批体育旅游重大项目。各市每年要创建自治区级及以上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等示范项目1个以上。

  此外,广西还将加快推动水利、气象、海洋等领域与文旅产业相加相融、协同发展,形成多领域融合发展新格局。(广西日报 记者 吴丽萍 通讯员 杨馨怡 雍艳香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