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 绿了山川富了民
2022-11-09 09:12:15来源:广西日报编辑:韦欢责编:赵银平

广西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 绿了山川富了民

  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百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打造有岸、有花、有景的休闲绿色走廊。

  山谷里柑橘树整片、坡岭上绿树成林、青山脚下碧水潺潺、金色田野上稻浪滚滚……秋收时节,壮乡到处风景如画、乡愁无限。

  近年来,广西各级水利部门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水土流失系统治理,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经过治理,全区水土流失强度明显降低,林草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环境改善,生态向好,昔日的瘠坡荒地变成百姓安居乐业的沃野良田,八桂锦绣大地上,处处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回响。

  落日熔金,远山含黛,小桥流水民居相映成趣,400亩小番茄红满枝头,黄昏时分的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百育村笼罩在一片宁静安祥中。

  然而往昔,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严重制约了农、林、畜以及副业的发展,曾经的百育村山秃、水浊、土瘦、人穷。

  “下点小雨,水就裹着土从坡上冲下来,致使田地积水,我们只能种两季的水稻,一亩整年下来除去成本基本没有什么效益。”百育村村民农敏神说。

  治理水土流失迫在眉睫。2021年3月,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百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对地势较高的山地、坡地进行封禁治理,涵养水源;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打造有岸、有花、有景的休闲型小流域农村示范精品,同时,配套实施村屯绿化亮化工程,提升人居环境。

  “项目实施以后,治理了将近1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每年新增保水量约20万吨,保土效益1万多吨,可改善耕地面积近1万亩,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每年141万元。”田阳区水利局总工程师黄克说。在水治引领下,当地种植结构调整,百育村蜕变为美丽幸福乡村。

  环境好了,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改种番茄,一亩产量可以达到五六千斤,行情好的话,除去成本,亩均收入1万到1.1万元。”农敏神相信,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水保惠民生。水土流失系统治理不断厚积广西“绿色家底”,不断增进百姓“绿色福利”。

  从荒山石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毛潭村的变化同样让人感叹不已。

  毛潭村四面环山,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零散的地块只能种甘蔗,路不通运输成本高,一吨甘蔗只有500元左右收成。”村民成乾记忆犹新,以前由于收成不好,村里很多年轻人只能撂荒耕地外出打工。

  2016年底,自治区水利厅在毛潭村着手实施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公顷,美化水源,建设水渠和排污沟,修机耕路,硬化道路。

  当地出台“先建后补”政策,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小流域经济结合起来,在资金、技术上给予帮扶,引导群众开发种植经果林,打造“田成方、路相连、渠畅通、水到田”的现代农业基地,走生态富民绿色发展之路。

  经过合力治理水土流失,永乐乡的脱贫村——毛潭村四周山坡“披绿”,1300亩荒地种上了优质高产柑橘林,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00万元。

  “通过发展柑橘产业,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可以增长39万元,同时群众也可以到柑橘园务工,我们村今年人均收入预计超过1.5万元。”自治区水利厅驻毛潭村“第一书记”董礼明说。

  2016年以来,融水共投资5395.17万元,实施了15个水土保持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5平方公里,让10个乡镇16个村23091人受益,其中脱贫人口3176人。

  作为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分布面积广、危害程度大、流失类型复杂,是广西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问题为导向,广西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植物、生态自然修复等多措并举,整体性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水土流失系统治理;同时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有机结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水利部门共投入26.82亿元用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65平方公里,有效推动全区水土保持率提升到84.01%。这十年是我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最大、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十年,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发展新动能。

  如今,一批批让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犹如星星之火,点亮了八桂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目前,我区水土保持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共有70个水土保持项目正全力推进。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副处长瞿翼表示,将继续依法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期,我区的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4.7%。水土流失治理步履不停,治山治水换来青山绿水,新时代美丽广西的壮美画卷愈发鲜艳。(广西日报 记者 周 映  通讯员 黄建义  实习生 王 磊 文/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