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村村史馆。 汤绍玲/摄
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内景。 邓国华/摄
村民在白山村村史馆喜笑颜开。 汤绍玲/摄
凤立村桂绣坊学员在刺绣。
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 邓国华/摄
编者按
博物馆汇聚了一个地方的文化遗存,珍藏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沉淀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力量。如何让博物馆不再“高冷”,让馆藏更“亲民”,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在触摸历史中延续文脉,进而为乡村振兴赋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成为一道重要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广西各大博物馆发挥自身优势,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培养乡村人才、增加乡村就业机会、促进乡村产业转型、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白山村村史馆、凤立村桂绣坊、锦江村土改博物馆就是其中的3个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博物馆力量”的推动下,乡村内生动力得到激发,老百姓精气神足了,致富路宽了,文化“软实力”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眼里有了光
随着“跨省游”恢复开放,6月的白山村开始热闹起来。走进白山村村史馆,映入眼帘的是“白山三百年”几个大字,让人瞬间对白山村的历史产生了兴趣。村史馆里,展板图文并茂、展品丰富多彩,在木质装饰、暖色灯光的映衬下,一个厚重而温馨的“精神家园”呈现眼前,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参观。
“这个村子看上去很普通,想不到也有如此精彩的历史和文化。”6月11日,来自广东的游客周先生在参观村史馆时说。
位于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的白山村,曾是国家级一类贫困村,经济发展滞后。2017年,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广西民族博物馆决定兴建村史馆,为白山村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当年5月,肩负建馆使命的汤绍玲博士来到白山村。让她意外的是,这个村文化特征并不明显,与村民交流,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村什么也没有”。
汤绍玲没有气馁,一头扎进村庄,进行地毯式“文化搜寻”。在两年多的田野调研期间,她发现了10多块清代、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石碑,搜集到各大姓氏家谱、族谱等资料,白山村300年的历史有了物证;挖掘当地独有的传统节庆、民间信仰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勾勒出白山村文化图景。
2019年10月,白山村村史馆正式建成开馆,一拨又一拨村民前来参观。村民们惊讶、欣喜、感动……原本黯淡的眼里都有了光。
“村史馆给村民带来了文化自信,大家的精气神不一样了,致富奔小康的劲更足了,也更关心公共事务了。”村支书李永伦说。
村史馆的诞生,为村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白山村以此为契机,合理利用村里脱贫攻坚工作中完成的壁画、休闲公园、停车场等景观和设施,主动承接黄姚古镇的旅游辐射,引客入村。据统计,2019年到白山村参观的游客约2万人。
一业兴,百业旺。“文化旅游业兴起,带动白山村民宿、餐饮等行业蓬勃发展,创造就业岗位30余个,间接带动上百人增收。”驻村“第一书记”李建勇说。
手中有了活
槐柳阴初密,壮家织绣忙。
5月13日,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凤立村桂绣坊大楼,为期半个月的桂绣新品培训接近尾声。30位绣娘在师傅的指导下,飞针走线,十指生风,花鸟虫草跃然布上,活色生香。
“过去看别人绣花,特别羡慕,如今参加了博物馆举办的培训,我也学会了刺绣技艺。”凤立村绣娘唐芬贵说。
凤立村是一个壮族村落,有织绣传统和基础,但也面临非遗技艺失传的问题。2016年以来,广西博物馆发挥自身在少数民族刺绣技艺研究上的优势,联合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凤立村成立织绣培训基地,为当地非遗传承闯出新路子。迄今为止,广西博物馆已经开展了5期桂绣培训班,为凤立村培养了50多名绣娘。
2020年春节前夕,凤立村的绣娘参加了“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新春惠民活动。她们身着桂绣服,背上桂绣包,披着桂绣丝巾,捧着桂绣画轴,充满自信地走上舞台,彰显桂绣之美,展示非遗活力,赢得了掌声和喝彩。
非遗传承只是一方面,广西博物馆还积极培育桂绣产业,大力引导凤立村进行桂绣生产和销售。博物馆帮助凤立村进行原材料采购、提供创意设计指导,帮助凤立村对接企业订单,在馆内开设“特产专营店”。经过数年苦心经营,终于形成了“进村培训、在家刺绣、非遗创收”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如今,桂绣产品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广西礼物”,订单源源不断。今年4月开展的培训,就是针对订单进行的。“这批订单5万元,主要由20名绣娘负责生产,完成后人均可创收2500元。”广西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
脚下有了路
青砖黛瓦凝风云,院落深深藏往事。
夏日的麻子畲坡,天气炎热,却挡不住人们前来参观土改博物馆的热情。一尊尊雕塑,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生动还原了广西土地改革的峥嵘岁月,让游客深受触动。
“原来小说《美丽的南方》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一个小小的村庄云集了这么多文化名人,真是难得。”6月18日,南宁市某高校的老师在参观土改博物馆后感叹。
麻子畲坡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锦江村。1951年,胡绳、田汉、艾青、李可染等一大批全国文化艺术界名家来到这里,参与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近年来,江南区决定进一步发挥土改旧址功能,建设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做好红色教育文章。
江南区先后投入资金1500万元,修缮保护土改工作旧址,整治美化村庄环境,积极联系文化名人后代,多方收集文物展品。2021年6月29日,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正式建成,成为全国首家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
土改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时,正值建党百年之际,立即成为我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不少单位的党组织来这里开展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一些教学机构也纷纷到此开展研学活动。”锦江村党总支书记刘朝宁说,从开馆至今,博物馆已接待游客1万多人。
博物馆的诞生,提升了乡村文化内涵,增强了当地村民的文化自豪感,汇聚了人气,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当地土特产、农产品消费,带动了江南区“大扬美”旅游圈的发展。
内生动力的激活,吸引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踊跃投身乡村振兴事业。面对未来,村民覃世威信心满满:“锦江村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致富的道路越来越宽,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广西日报 记者 吴丽萍 通讯员 李志雄 杨馨怡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