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南宁武鸣沃柑2022年预计投产面积超45万亩 产值超百亿元
2022-01-10 09:52:54来源:南宁日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做大做强“甜蜜产业” 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武鸣沃柑今年预计投产面积超45万亩,产值超百亿元

南宁武鸣沃柑2022年预计投产面积超45万亩 产值超百亿元

1月8日,2022年武鸣沃柑开园仪式系列活动举行。图为沃柑基地进行直播,与网友共享沃柑丰收喜悦。 本报记者叶子榕 摄

  “武鸣沃柑口感好、品质佳、品牌响,深受北京消费者的喜爱。”1月8日,在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的果园里,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说。

  当天,2022年武鸣沃柑开园仪式在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主会场、武鸣嘉沃农业专业合作社、广西起凤橘洲生态有限公司3家沃柑种植企业(合作社)及双桥镇江宇梦想小镇3个分会场同步举行。仪式上,武鸣区各果园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进行产销合作签约,标志着武鸣区今年最早的一批沃柑成功出售。

  据介绍,2022年,武鸣沃柑预计投产面积超45万亩,产量达150万吨,产值超百亿元,做大做强“甜蜜产业”。

  口感好品质佳

  武鸣沃柑深受市场认可

  昨日上午,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的果园里一派繁忙景象,果农们忙着采摘、装车,客商们则忙着洽谈、签约、收购。

  “近年来,武鸣沃柑成为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追捧的水果,可以看出武鸣区从品牌塑造、宣传到全产业链打造上下大功夫,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沃柑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顾兆学告诉记者,当天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沃柑上市量超过400吨,随着销售高峰期的到来,每天将有不少于700吨的沃柑在市场销售,需求量相当可观。

  “果皮光滑,皮薄肉嫩,多汁味甜,营养丰富”,这是广大客商和消费者对武鸣沃柑的第一印象。武鸣区于2012年开始引进沃柑种植,得益于优质的富硒沃土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武鸣沃柑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800多亩发展到2021年的46万亩,是全国沃柑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产量从2014年的7334吨增长到2021年的120万吨,占全国沃柑产量的五分之一。武鸣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最具特色、最出名的沃柑产区和全国水果经销商的重要集散地,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增收致富。

  标准高品牌响

  武鸣沃柑影响力不断扩大

  武鸣区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武鸣百亿沃柑产业,已出口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中国沃柑看武鸣”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武鸣沃柑”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通过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使用“武鸣沃柑”公用品牌等措施,武鸣沃柑种植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武鸣沃柑种植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有21家,其中100亩以上的企业、种植大户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鸣鸣果业等5个沃柑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面积达1.2万亩,起凤橘洲成功获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武鸣沃柑产业走上规模化、企业化、标准化发展道路。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武鸣沃柑享誉区内外。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武鸣沃柑”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家企业获准授权使用。

  此外,“武鸣沃柑”还获评2019年、2020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场新锐品牌;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首批广西“桂字号”区域公用品牌。

  促合作拓销路

  沃柑产业发展迈向数字化

  今年,武鸣沃柑产量预计达150万吨,在产量稳步扩大的同时,武鸣区也探索电商销售新模式,进一步畅通销路、稳定价格、带动增收。

  据介绍,武鸣区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线上开展一系列武鸣沃柑促销活动,“武鸣沃柑”品牌电商销售初见成效。目前,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指导下,由自治区科协、广西大学的农业科学家和研究生共同在武鸣区建立了沃柑“科技小院”,助力沃柑产业数字化发展。

  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全国采购总经理张振中介绍,2021年底,阿里巴巴集团和“科技小院”开展合作,通过聚合确定性的消费者订单,在上游进行确定性采购,再通过数字化的流通链路,在确定性的时间内交付给消费者。此次合作是在科技兴农和武鸣沃柑品牌营销上的创新尝试,通过提供确定性的订单和数字化的履约,“科技小院”保障沃柑品质和标准,果农们的收益能得到确定性的保障。(南宁日报 记者 胡光磊 通讯员 谭乔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