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开幕 共寻RCEP背景下合作新机遇
2021-12-16 10:47:58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中新网南宁12月15日电 (记者 蒋雪林)12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广西南宁线上线下举行。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智库和中国多家政府机构、智库单位、高等院校的200余名官员、专家学者参加本届论坛,围绕RCEP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合作新机遇新未来的各项议题,分享智慧、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参事室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承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广西作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积极推动者、深度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将奋力打造服务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高地、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同时,广西期待与中外智库在进一步汇聚智慧共识的基础上,就建设高质量实施RCEP示范区、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深化抗疫合作等重点领域提出务实合作的智库方案,共同推进新时代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在论坛上提出,中国与东盟各国智库多年来照顾彼此重大关切,近年来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是推动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不可替代的力量。

  高培勇表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中国与东盟各国智库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对接各国战略、政策沟通、互联互通、促进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作用,聚焦地区发展的长期性战略问题研究,积极探讨全球化的新理念、新范式和新路径,为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

  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彦通在发言中强调,通过30年的共同努力,中国东盟正式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迎来了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双方应倍加珍惜30年友好合作成果,在高质量实施RCEP、共筑健康防线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务实合作,朝着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院长邓春青博士表示,在世界因新冠疫情而经历困难的情况下,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仍在不断发展。在过去的30年里,东盟-中国关系一直建立在睦邻、友好、合作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双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建立信任和相互理解,建立了良好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关系。

  邓春青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东盟国家与中国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也共同面临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挑战。为此,东盟与中国需要更高效、高质的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新冠疫情,确保供应链、生产链的稳定,以适应区域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立生在致辞中说,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已连续举办13届,形成了诸多重要共识,为深化双边交流、走向互利共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社会科学院作为论坛发起者及主要承办单位,将恪守匠心、砺行致远,顺势而变、锐意创新,愿与各国各地智库携手新时代,推动铸就更加充满活力的中国—东盟发展新未来。

  致辞结束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沈铭辉和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解桂海共同发布了联合研究成果——《中国—东盟对话关系30周年:树立典范引领未来》。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高级经济师张燕玲,中国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贸促会原会长姜增伟,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马来西亚前国会下议院副议长、马来西亚交通部前部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中国国务院参事室自贸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晋平等专家学者做了主旨演讲。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RCEP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合作新机遇新未来。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自2008年举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