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非遗+旅游” 南宁景区发展谱新篇
2021-11-05 11:28:28来源:南宁日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非遗+旅游”,景区发展谱新篇——南宁昆仑关旅游风景区大力打造精品文旅项目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旅游” 南宁景区发展谱新篇

南宁昆仑关开展古军营体验研学活动。

“非遗+旅游” 南宁景区发展谱新篇

南宁昆仑关开展的研学活动备受少年儿童欢迎。     (南宁昆仑关管委会供图)

“非遗+旅游” 南宁景区发展谱新篇

2021年南宁昆仑关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拉开帷幕。图为《上林大鼓》表演。     本报记者叶子榕 摄

  随着文化和旅游不断融合,非遗加速进入百姓视野、融入百姓生活,尤其通过非遗进景区等方式,使游客进一步感受到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南宁昆仑关旅游风景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

  依托节事推进“非遗进景区”

  关公磨刀礼展演、上林大鼓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每年的南宁昆仑关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慕名而来。

  南宁昆仑关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源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的民间重大庆典活动“关公磨刀诞”,以本地民俗文化为基础,在活动期间推进“非遗进景区”,展示南宁市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包括关公磨刀礼、成人礼、壮族芭蕉香火龙舞、上林瑶族鼓乐、邕宁壮族八音、马山会鼓、打钱尺、舞彩凤、游彩架、壮族绣花鞋、拓印、蜡染、“山歌颂党恩”主题原创山歌对唱、宾阳炮龙文化展、台湾少数民族歌舞等非遗展示展演。

  同时,该景区积极打造非遗一条街,引入宾阳酸粉、生榨米粉等非遗美食,竹制品传统手工艺品以及投壶射箭、打灯谜等体验式活动。通过非遗有机融入旅游节,景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载体,丰富和提升了旅游体验,带动了旅游消费和农产品销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品牌。

  目前,南宁昆仑关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已成功举办9届,每年的旅游节都会吸引超过5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游览,成为南宁市特别是昆仑关当地周边群众的重要节日,承载着具有中华民俗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文旅产业融合、旅游推介的多元化内涵且独具魅力的传统民间民俗文旅活动品牌。

  利用资源“非遗+”发挥多重效能

  近年来,南宁昆仑关旅游风景区充分发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优势,结合昆仑关周边本土民俗文化和爱国研学活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开发具有非遗特色的研学课程和主题旅游线路。

  南宁昆仑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景区开展成人礼、古军营体验、“讲昆仑关故事、扬昆仑关精神、做昆仑关使者”活动等非遗研学实践体验项目,开设“昆仑关乡土民俗文化”“昆仑关诗词鉴赏”“炮龙文化课程”等非遗研学教育课程,打造以昆仑关“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深度游等,有效激发了非遗研学的热情,3年来接待研学人数超过20万人次。

  同时,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南宁昆仑关合理利用景区非遗资源进行文创设计,阐释挖掘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新品质,打造精品,提升品牌,构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让非遗文旅产品融入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南宁昆仑关旅游风景区通过协办时报金犊奖,征集了众多文化创意。今年发布的“中华昆仑关 海峡两岸情——展现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设计奖创作命题,累计收到参赛作品1341件,丰富了昆仑关文创产品体系,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文创产品,为景区增加旅游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南宁昆仑关充分发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平台作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两岸同胞交流点,配合重大节庆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交流为纽带,积极宣传推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景区的好经验、好做法。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

  南宁昆仑关将在非遗融入景区方面下功夫,积极创新形式和内容,全域性推进非遗资源与景区的有机结合。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充分利用“壮族三月三”、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展现具有壮乡风韵的非遗项目,让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迷人光彩。

  同时,南宁昆仑关计划引进“昆仑关大捷”大型实景演艺项目,结合本土历史民俗文化,打造原创文化生态,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土壤,增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提升互动乐趣、丰富旅游体验中,推动景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南宁昆仑关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下坚实基础。(南宁日报 记者莫岚远 通讯员何俊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