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东盟持续居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2021-09-06 10:13:29来源:广西日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东博会、峰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致辞精神报道   东盟持续居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今年前7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672.7亿元,同比增长34%,占广西进出口总额的50%

  ■ 截至7月底,广西对东盟国家(非金融类)中方协议投资额75.32亿美元,占广西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总额59.8%;东盟国家累计在广西投资企业728家,合同外资额72.3亿美元

  ■ 自治区出台实施意见,谋划构建面向东盟的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东盟特色产品加工、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中药材加工5条标志性跨境产业链

  ■ 截至6月,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总量1.37万亿元,在9个边境省(区)、12个西部省区市中排名第一

  ■ 上半年,广西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5.34小时,位列全国第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48小时,位列全国第九

  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东博会、峰会开幕式上提出的“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重要倡议,近一年来,广西以经贸合作为重点,促进与东盟的经济融合持续加深。今年前7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672.7亿元,同比增长34%,占广西进出口总额的50%;东盟持续位居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广西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东盟已成为广西双边投资合作重点地区。截至7月底,广西对东盟国家(非金融类)中方协议投资额75.32亿美元,占广西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总额59.8%;东盟国家累计在广西投资企业728家,合同外资额72.3亿美元。

  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三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今年7月,自治区出台实施意见,谋划构建面向东盟的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东盟特色产品加工、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中药材加工5条标志性跨境产业链。中国—东盟经贸中心挂牌运营,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提档加速,崇左在全国率先打造首个中越“两国双园”项目,集聚发展跨境加工业……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面向东盟、拓展RCEP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三链”加快构建。

  高水平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截至7月末,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各类企业超过9000家、金融机构(企业)244家。建立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服务中心。以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创新人民币对越南盾资金清算,开展跨境现钞双向调入调出业务。截至6月,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总量1.37万亿元,在9个边境省(区)、12个西部省区市中排名第一。

  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突破,推动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走深走实。文莱—广西经济走廊在石化、港口物流、渔业养殖、清真香料等重点领域合作稳步推进,摩拉港“港产园”一体化发展加快;中马“两国双园”发展升级,马中关丹产业园区总投资14亿美元、年产350万吨联合钢铁等重点项目全面投产,成为马来西亚最大最先进的钢铁厂;截至6月底,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共引进企业51家。

  推进大通关建设,口岸通关更加高效便利。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区多措并举便利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今年上半年,广西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5.34小时,位列全国第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48小时,位列全国第九。

  当前,在中国和有关各方积极推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之际,广西加快推进与东盟开放合作,贸易合作持续深化,双向投资快速增长,跨境物流不断扩大,金融合作持续拓展,双方“三链”加速融合,广西在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广西日报 记者/周红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