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巷悠悠。
百年大榕树绿荫如盖。
古建筑上的雕花。
松桂村古建筑群。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贺州不少传统村落保留有大量古朴的历史古建筑。它们印刻着岁月的痕迹,是文化的承载,是乡愁的慰藉。
8月19日,在钟山县石龙镇松桂村,80岁的潘益超老人坐在自家门前。那是一栋青砖建的老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如今仍保存得十分完好。
有人住,老宅就有生机。“老人家爱干净,每天都动手搞卫生。”村党支部副书记潘朝周告诉记者,潘益超是五保户,担心他一人孤单,所以每天都有乡亲过来和老人话家常。
据介绍,松桂村的老村始建于明末清初。2013年,该村被列为全国第二批传统古村落。如今,村里还保留有7座门楼、12处院落、40多座古宅,共计200多间房间。
村口的门楼边,有建于清光绪十五年的文昌阁,现在是村老年协会的活动场地。文昌阁大门立有2根石柱,上面雕刻一副对联“文治方隆北门锁伦精光聚,昌期幸遇东壁图书瑞色多”,尽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这雄浑的字迹仍清晰可见。
穿过门楼,走进松桂村休闲公园,这里伫立一棵百年古榕。古榕粗枝盘绕,绿荫如盖,覆盖面积达上百平方米。多年来,村民把这里当作避暑娱乐之地。
走过休闲公园,可见一幢幢古建筑。石龙镇党委书记王燕兵说,这些古建筑真实地反映了南方古民居在明清时期的演变方式、发展脉络,以及哲学和宗教思想对古代建筑学的影响。
据介绍,潘益超现在居住的房屋,是父辈建造的。上个世纪80年代起,村民陆续搬离老村,住进新房,老村变得日渐冷清。
成为中国传统村落之后,松桂村获得一笔专项资金,用于保护古建筑,他们整理了巷道,修缮了一些房屋,老村的样貌得以维持下来。但对于这片古建筑群的日常维护,资金存在很大的缺口。
“现在,经常有游客到村里来参观。这些年来,我们也想利用这些古建筑发展乡村旅游,但靠我们自己很难。”潘朝周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引进社会资本,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对古村进行适度开发。
保护古村落,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保护好古建筑,传承历史文化,才能留住乡村根脉,让出门在外的游子找到心灵归属。”王燕兵说。(广西日报 记者 骆 怡 通讯员 麦荣海 杨世有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