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设施联通 产业联动——南宁市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2021-07-26 13:15:07来源:南宁日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二跑道)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南宁万有国际旅游项目等一批标志性文旅综合项目加快建设……7月23日,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呈现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产业联动发展成效明显、珠江—西江生态环境防护屏障进一步筑牢、公共服务对接合作持续深化等发展亮点。

  首府南宁市积极融入、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产业联动发展、加强协作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全方位开放引领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随着广西全力构筑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大通道,多个和南宁市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为首府高水平推进全方位开放发展夯实了基础、畅通了渠道。

  ——公路方面,9个重点公路项目积极推进。1—6月,南宁经玉林至珠海高速公路(广西段)、南宁—湛江(南宁至博白那卜段)、浦北至北流(清湾)、贺州至连山等4条高速公路共完成投资97.09亿元。

  ——铁路方面,6个重点铁路项目积极推进。1—6月,南宁至玉林城际年累完成投资37.5亿元,占年度任务50亿元的75%;南深高铁玉林至岑溪(粤桂省界)段年累完成投资2.85亿元,占年度任务10亿元的28.5%。南宁经桂林至衡阳新高铁初步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水运方面,着力推动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质升级,7个重点水运项目积极推进。其中,南宁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航空方面,推进4个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二跑道)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月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6月获得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意见,7月获得民航局可研行业意见,目前正抓紧推进可研报批及征地拆迁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发布会透露,“十四五”期间,广西将紧紧围绕建设“交通大省”的主线目标,全力构筑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大通道。将新增南深高铁南宁至岑溪段等铁路通道,南宁至湛江(广西段)、南宁经玉林至珠海(广西段)等高速公路通道,加强南宁等城市的机场与大湾区主要机场的航线合作等,进一步提升南宁市与粤港澳大湾区便捷沟通能力,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积极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

  近年来,广西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积极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推进沿江产业向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产业联动发展成效明显。其中,南宁智能制造城等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南宁等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据了解,广西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和机构参与南宁市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并推动南宁市科技局在深圳启动“飞地孵化器”南宁市—中关村深圳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已有深圳智标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入驻创新中心。

  下一步,广西将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加强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贵港、贺州等城市与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及汽车零部件、整车装配等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实现引进一批制造业项目,打造一批制造业集群。

  南宁深圳结成新帮扶协作关系

  在去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今年粤桂两省区协作和队伍建设进行了调整、衔接,推动结对关系调整衔接到位、协作工作机构队伍衔接到位、协作工作谋划衔接到位、协作资金项目衔接到位。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经与广东省协商,在保持广东结对帮扶广西8市33县的基础上,将南宁、桂林2市5县调整给深圳市结对帮扶。”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有奎介绍,南宁、桂林2市5县与深圳市、区结成新的帮扶协作关系。同时,与原结对帮扶的茂名、肇庆继续保持良好关系,谋划结成友好城市,继续深化经贸协作。

  粤桂两省区进一步建立健全省(区)、市、县三级粤桂协作机构。目前,广东省和深圳等市已向广西各协作市、县拨付财政帮扶资金16.774亿元。各协作市、县已启动项目408个。下一步,自治区将加强资金项目监管,督促各市县加快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进度,确保11月底前达90%以上,年底基本完成项目建设。 (南宁日报 记者韦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