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骆万丽
在广西经济发展前行的进程中,工业的作用举足轻重。穿越百年历史的风雨,广西工业开拓奋进、砥砺前行,与全区经济脉搏同频共振、与国家经济相融共生。从量的厚积到质的飞跃,从结构优化到效益提升,从体系完善到集聚效应凸显……广西工业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巨大变迁,走出了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如今,在“十四五”的新征程里,全区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工业振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铸造强劲引擎。
量变,壮大工业肌体
柳州,广西工业重镇,百里柳江之畔,气势恢宏的工业博物馆,讲述着该市工业百年激荡的历程,也见证着广西工业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里珍藏着许许多多广西乃至全国的“第一”:1933年研发的广西第一台汽车“木炭汽车”、1937年制造的广西第一架单座驱逐战斗机、中国第一代Z435型轮式装载机……
一个个第一,不仅铸就了柳州工业的基石,也挺起了广西工业发展的脊梁。如今,岁月凝淀的奋斗精神和前行力量,历久弥新。
“63年前,全国各地的1万多名建设者汇集在雀山脚下,白手起家,拉开了建设的序幕,生产出广西的第一炉铁水,结束了广西‘手无寸铁’的历史。”柳钢集团董事长潘世庆说。
如今,曾经的一片荒原上崛起了一座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现代化钢城。以钢铁巨人为排头兵,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正加速前行。
当年第一辆汽车孕育的种子,已经成长、壮大为郁郁葱葱的汽车产业林。柳州市依托3家整车企业、4家专用车企业,集聚1000多家骨干零部件企业起舞,形成千亿汽车产业集群;贵港市推动汽车产业全链条发展,成为广西第二汽车生产基地;南宁市抓住弯道超车的机遇,正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城。
“广西工业从一穷二白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总量不断实现新跨越。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6%,增加值年均增长5.0%,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8万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目前全区工业行业大类有39个,接近全部工业门类,广西工业基础更实、质量更优、韧性更足。
质变,提升发展含金量
玉柴,中国著名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建厂70年已累计产销近1000万台发动机。
在重机生产车间内,每2.5分钟就有一台国六重型发动机下线。“目前,我们在进一步优化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缩短国六发动机的生产节拍。”69岁的玉柴董事长高级技术顾问陈金源如今依然活跃在技术创新的第一线。
1969年,17岁的陈金源进入玉柴工作,“当时的玉柴还是一个老旧的小工厂,装备和工艺落后,很多生产工序都靠手工作业。”52年的光阴里,陈金源带领的团队从零起步,研制出达到不同排放标准的多种柴油机气道模具,打破欧洲国家的技术垄断,见证了企业从边陲小厂到具有国际影响力发动机制造商的蜕变。“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勇立潮头。在过去21年的6次排放升级中,玉柴实现了全程领跑,每次产品发布时间均比国家排放法规实施时间提前3—5年。”
过去,依靠要素驱动向外求扩张,现在,依靠创新驱动求内涵式发展。玉柴的改革发展浓缩着广西工业转型升级之变。
当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依靠资源投入带动增长的粗放型经济难以为继的时代背景下,广西工业主动应变、谋变,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实现工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老”有“老”的作为——
来宾福斯派环保餐具生产车间,4条生产线上的48台智能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作业,“吃”进去的是甘蔗渣,“吐”出来的是餐盘、咖啡杯、垃圾筒等环保生活用品。
“一根甘蔗‘吃干榨尽’,来宾已经初步形成了糖、浆、纸、酒、饲、肥和酵母等30多个产品的五大产业链。”来宾市副市长李光劭表示。
二次创业正重塑我区传统产业竞争力:铝产业创新“铝—电—网”发展模式,破解发展瓶颈;机械行业“两企三城”建设总体布局已经完成;冶金及有色金属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乘用车、工程机械、内燃机、电解铜、氧化铝产量进入全国前列。
“新”有“新”的力量——
北部湾畔,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银河产业城、高新技术业园等集聚区在精心孵化中相继崛起。10多年前,北海市引进电子信息产业,成就了经济增长新一极。在此基础上,北海市正向数字领域拓展,培育软件产品开发、云计算等新业态。
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正风起云涌。过去3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区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5%,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新产品每年成倍增长。
“轻”有“轻”的灵动——
在柳州市粤桂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津晶电器的空调生产车间内,一台台空调机向成品区输送,日产能达3500台。随着洗衣机、冰箱、空调3大主打产品先后下线量产,“广西制造”不断实现零的突破。
轻工业振兴扬帆启航,让越来越多“新名片”从广西走向全国:柳州螺蛳粉从“小米粉”做成百亿“大产业”;河池市打造百亿丹泉,酱香型白酒产储量居全国第三位。
聚变,产业林生机盎然
5月6日,载满7万吨煤炭的“安裕山”号靠泊在国投钦州港煤炭码头。这批担负着特殊使命的煤炭将为即将投产的华谊钦州一期项目提供首发动力,这标志着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一期项目向正式投产迈出实质性一步,将推动北部湾沿海石化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从“一枝独秀”到“多头并进”,钦州石化产业正不断释放集聚效应,初步形成“油、煤、气、盐”特色化、专业化石化产业体系。
唯有根深叶茂的“工业树”,才能形成生机盎然的“产业林”。近年来,广西明确提出了“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重大发展思路,全区上下形成了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的共识,推动相关配套产业协同布局,带动产业链提升,不断形成聚变的强大力量。
挺直工业之“干”。“外引”有增量,成功引进了华谊、吉利、华为、惠科等一大批世界500强、全国500强企业,实现“引进一个大企业,突破一个大产业”;“内育”有突破,全区百亿元产值企业达到16家,全国制造业500强企业10家,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
伸展工业“枝叶”。南宁、百色市大力延伸高附加值工业型材、航空航天铝合金、汽车轻量化用铝等铝精深加工产品;北海市建设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玉林粤桂北部湾仿制药产业园项目填补广西仿制药原料药生产空白。
繁茂产业之“林”。广西正以北部湾经济区为龙头,桂海高速公路为中轴,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为两翼,桂中经济区、桂北经济区和大西南为腹地,全力打造汽车、石化、冶金、机械、有色金属、电力、食品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建材、造纸、木材加工、纺织服装与制革、造船、电子信息和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产业基地逐渐形成。
聚木能成林,树茂林才丰。目前,我区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凸显,产值占比突破80%;全区已打造10个千亿元产业,其中食品、冶金2个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八桂大地上,工业树日渐繁茂、产业林生机盎然。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