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南宁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2021-04-19 14:38:16来源:南宁新闻网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产业园区逐步成型 企业开工订单充足

  南宁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又是一年好春光,项目建设正当时。走进坐落于青秀区仙葫经济开发区的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项目的展示中心正在进行外立面施工,内部装修也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该中心将于今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历史、产业园发展进程及入园企业产品等,产业园也将在今年9月开园,迎接东博会的召开。作为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及“双百双新”产业项目之一,未来,这里将重点打造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标志性项目。 

  数字经济产业集聚效应渐显

  目前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重点打造信创产业,积极引入中科院信工所、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信创产业标准制定和认证单位,累计联系企业近400家,已与38家企业签署入园投资协议,协助入园企业工商注册登记13家,其中不乏华为、麒麟、东软、金山等全国行业龙头企业,未来将建成影响突出、链条完整、配套完善、服务优质的“中国信创第一园”。 

  “近年来,南宁市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已成为全区互联网数据中心资源集聚地,随着行业龙头企业及项目的陆续入驻,数字经济的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步凸显,蹄疾步稳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引领全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广西数字经济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农健告诉记者,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广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希望能够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参与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建设,与区内外乃至国际一流的企业机构合作,高水平做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是今年南宁市抓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围绕数字经济产业策划重点项目,推进数字经济集聚发展,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新局的一个缩影。如今,一个个产业园区逐步成型,数字经济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全市上下形成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氛围,汇聚起共同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力量,为推动“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注入了澎湃的数字动能。 

  龙头企业带动冲刺“开门红”

  近年来,南宁市大力推进数字广西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引进了多家具有核心技术且在广西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数字经济占比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效果明显。 

  一边是项目建设“提速快”、播种数字新希望,一边是企业生产“牛劲足”、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位于南宁高新区的润建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南宁成长起来的通信技术服务龙头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专注“连接”的新基建与数字化创新先行者,业务范围覆盖通信技术服务、云服务与IDC服务、电力与新能源服务、行业数字化服务等领域。 

  新年伊始,公司上下就全力投入新一年的工作,一季度便收到了来自运营商的通信业务、南方航空的大数据业务、中移设计院的技术研发业务、电网公司的电力业务以及各省各地市政府、企业的数字化业务等一系列订单,良好的开局让公司执行总裁沈湘平对南宁和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今后公司将利用好多个政策平台和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着力推进业务发展,为南宁市数字经济集聚发展贡献力量。”沈湘平说。如今,该公司在南宁建设的另一个项目润建·五象云谷云计算中心已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全力建设总规划2万个机架的T3+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力争打造成为具有广西特色的“数字经济云产业园”。 

  积蓄新动能再创新优势

  重大项目建设迈入“快车道”,为首府注入发展新活力;数字企业家“用脚投票”,“前沿数字技术”在绿城生根发芽,正是源自于对南宁数字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下一步,南宁市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南宁市关于数字经济的工作部署,打造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数字产业集群,力争到2021年底,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5%;“信息网”年内完成投资45亿元,全市5G基站超过1.2万个;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5亿元,不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把数字经济打造成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驱动力。(记者 韦静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