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广西“非遗经济”点亮新生活
2021-04-02 09:45:29来源:广西日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 周红梅 通讯员 孟 萍

  从织锦刺绣到竹编工艺,从唱响三声部民歌到传统民族乐器制作传承,近两年,广西注重挖掘非遗资源,强化传承利用,使非遗项目不仅融入人民日常生活,更成为群众增收创富的利器,“非遗经济”发展愈发红火。

  靖西市新靖镇旧州村是有名的绣球村。该村2300多村民,有半数从事绣球制作。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旧州的绣球风情街和壮族生态博物馆、靖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非遗保护基地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

  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是绣球文化扶贫的实践者之一。该坊近年举办绣球技能、技艺培训300多场,受益群众两万多人。“我们先对绣娘进行培训,约定时间再到村里收货,工资现结,按件计酬。”绣蕴坊创办人王秀芬说,如今公司年营业额达500多万元,带动400多农村妇女居家就业。

  柳州市级非遗项目(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李伊园创办彩云苗艺,以基地和扶贫车间为依托,累计培训妇女近3000人,帮助原贫困户增收60余万元。如今,她带着160多名绣娘一起制作苗绣,绣娘月入1500元至3000元。

  马山县的三声部民歌与壮族会鼓、扁担舞一道被誉为“马山三宝”,是节庆或重大活动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已成为马山民间文化艺术的名片。

  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该县古零镇安善村下安屯温桂元从2007年起把壮族三声部民歌展示中心和培训基地设在自己家中。这位八旬老人已经整理和创作了上千首壮族三声部民歌。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芦笙制作)代表性传承人,78岁的苗族老人梁炳光除自己制作和修理芦笙外,还在县城开设了芦笙制作传承展示馆,传艺授徒60多名。

  近年来,融水设立非遗专项资金,通过“奖、扶”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广泛宣传非遗文化,探索非遗传承和创新。同时在县城苗家小镇建立民族传统工艺人才孵化中心,计划用3年时间,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安置户、乡村旅游经营者、创业创新青年、下岗失业人员等进行培训,通过发展“微工厂”和“匠人村”与旅游相融合,让群众从非遗传承发展中获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