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提前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试点工作任务
2021-01-19 16:00:39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唐颖倩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广西提前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试点工作任务

  核心阅读

  为加强交通运输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和自治区关于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桂林市全州县、防城港市东兴市、河池市南丹县为试点,多举措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普查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各试点县(市)已普查高速和普通国省干线803公里,完成率100%,农村公路2746公里,完成率100%,桥梁377座,完成率600%,隧道24个,完成率340%,累计录入并审核风险点830个,提前3个月完成交通运输部布置的试点普查任务,为全区全面铺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1、加强谋划 重点部署普查工作

  为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建立广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组织领导,专项统筹部署,集中人力物力、周密安排,对广西三个普查试点范围内全部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接合桥梁的地理位置、类别等级、建造年代、功能属性和自然灾害设防水平等进行全面调查,扎实推进试点普查工作。

  同时,转发《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试点版)的通知》(国灾险普办发〔2020〕13号)、《广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桂灾险普办发〔2020〕1号)等文件到下级部门,印发《广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对行业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要求各试点单位严格落实责任,把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纳入当前重点工作,整合已有资源,配强人员队伍,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按期完成普查任务,推动我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2、多措并举 确保普查工作基础牢固

  一是强化动员部署,做好普查工作准备。试点普查工作开始之际,组织召开普查试点工作研讨会,传达国务院办公厅、交通运输部、自治区关于普查工作的要求,全面部署普查试点工作,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各技术支持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提前部署技术操作、管理考核、宣传、培训等试点成果要求,对各试点单位突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要求,把握时间节点,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在2020年底全面完成普查任务。

  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普查人员工作素质。2020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选送2批技术人员赴北京参加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普查专题培训。在试点普查工作开展期间,组织举办普查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暨技术培训会,对涉及试点任务单位的89名工作人员就普查方案、系统操作、技术要求等开展培训,提升普查人员业务能力,打好普查工作基础。

  三是强化督查检查,确保普查工作落实落细。通过视频调度会、现场督导调研等形式,指导督促各试点单位开展工作,及时跟踪各普查小组任务落实情况,了解试点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同时做好资金经费等后勤保障工作。2020年12月,组织四个督查组分别赴桂林市全州县、防城港市东兴市、河池市南丹县、贵港市桂平市(厅普查试点),对涉及普查试点任务的各级港航、普通公路、高速公路部门和运营企业开展督查检查工作。

  四是强化服务指导,科学有效推进工作。组织技术支持单位提前介入,深入一线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地指导服务和现场培训教学,为普查试点提供有力的组织和技术保障。本次普查在公路养护年报等已有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已有养护年报、电子地图数据、历史灾害记录等数据完成内业填报,同时结合现场量测、无人机遥感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做到应查尽查,全面掌握自然灾害风险底数。

  3、高质高效 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

  试点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各级普查工作人员,不惧严寒、不怕辛劳,以最高的工作要求对道路、桥梁、公路边坡等测量点开展测量调查,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在全区普查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提前3个月完成了交通运输部布置的工作任务,普查完成率均超过100%。(聂建华 梁丹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