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放心粮油店”购买粮油。
市储备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粮油应急供应车队随时做好应急粮油供应工作。
建设有15.8万吨粮食储备标准仓的五象粮油食品加工仓储基地。
市储备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五象粮库正在接收储备粮。
本文图片由南宁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供
本报记者冯梓剑 通讯员陆兆强
今年以来,南宁市扎实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聚焦粮食物资储备安全核心职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提升保障能力,完善物资应急储备机制,不断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体系建设,让百姓吃上安全粮、放心粮。截至目前,我市粮油市场供给充足,价格保持平稳。
南宁粮油储备库存充裕
2019年,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经历新一轮机构改革,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借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发的新动能,围绕改革点发力,履职担当、主动作为,在粮食安全保障、优质粮食工程和粮油品牌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在粮食储备中,我市严格落实自治区下达的储备规模要求,2019年开展的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工作查明,南宁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为全市粮食宏观调控和应急供应夯实了基础。我市还根据国家要求建立了市本级应急成品粮(大米)和应急花生油储备,分别可满足全市市场供应约15天和18天,达到了国家对36个大中城市的储备规模要求。
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全市应急猪肉储备规模达2630吨,其中冻猪肉储备规模880吨,生猪活体储备规模35000头(折合1750吨),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06.04%。
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全市粮食市场异常波动,我市修订了《南宁市粮食应急预案》。该预案是全区首个对2006版粮食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的最新版预案,以强调预案实际操作为导向,充实完善辖区内240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38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9个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和9家粮食应急储运企业,有效提高了我市粮食应急体系建设水平。
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快速反应,闻令而动,确保首府南宁粮油市场稳定有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9月,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表彰大会上,南宁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荣获“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粮食安天下安,粮价稳民心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市加强研判,精准施策,积极防范化解粮油市场风险,多措并举保供稳价,有效维护了全市粮油市场的有效供给和稳定:今年1月24日,我市启动市场粮油监测日报告制度,密切掌握企业加工、粮油库存、消费量、价格变化等情况,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参考;加大对粮油储存、加工、批发,零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开展全市政策性粮食库存、应急成品粮数量质量和粮食经营企业活动等专项检查;组织市级粮油应急加工供应企业关注社会舆情动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社会舆论,稳定市场预期。
据统计,今年1—11月,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和入统的非国有粮食企业累计购进粮食402.5万吨,购进油脂4.5万吨;总销售(转化)粮食384.7万吨,销售油脂4.3万吨,全市粮油库存充裕,供应保障有力,市场平稳有序。
完善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
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稳市、备灾、恤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八个方面的贯彻实施意见,提出17项具体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南宁市深化改革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宁表示,这为加强首府粮食储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全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目标就是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大力提升粮食保障能力;改革完善全市粮食储备体制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配置,推动形成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新格局;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强科学管理,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肖宁表示,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南宁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应对风险挑战,坚决扛稳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重任,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南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