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随着悦耳动听的六笛声传来,紧接着鼓声、锣声、钹声等陆续响起,曲调悠扬奔放,声音高亢宏亮,气势磅礴……60岁的张耀东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八音”代表性传承人。近日,在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里,张耀东所在的州珮社区八音演出队正在演奏“广西八音”的传统曲目,喜庆的乐声响彻大厅。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八音”代表性传承人张耀东(左一)带领八音队演奏“广西八音”的传统曲目
“广西八音”又称“桂南八音”,是中国民间器乐的一个乐种,因使用鼓、锣、钹、笛、萧、弦、琴、人声八种乐器演奏而得名“八音”,主要分布于玉林、南宁、贵港、钦州、梧州、贺州等地的汉族、壮族、瑶族聚居地。它曲调优美、嘹亮,演奏风格热烈、欢快,富有广西地方民族特色,是广西颇有影响力的民间器乐艺术,其中以玉林八音最具代表性。2012年,玉林八音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玉林地区吹打八音的乡间乐人被人们戏称为“吹鼓佬”。然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吹鼓佬”,一直传承着玉林八音的文化。对出生于玉林市的张耀东来说,玉林八音是他成长记忆中抹不去的回忆。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八音”代表性传承人张耀东
“在玉林农村有一种风俗习惯,大家在结婚、迎娶、建新房、入伙、祝寿等重要时刻,都要邀请八音演出队来热闹一下。”张耀东说道。
因为从小对玉林八音的耳濡目染,当时14岁的张耀东对八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跟着村里的师傅开始学习演奏八音,仅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张耀东就基本掌握了演奏八音的所有乐器。
学成后,张耀东便以从事八音演出为职业维持生计,并熟练掌握200多首八音曲的演奏。后来,张耀东组建了自己的演出队,也就是现在的州珮社区八音演出队。张耀东带着这个演出队上山下乡,几乎跑遍玉林各个地方,这一干就是几十年时间。
这些年,张耀东一直致力于宣传推广玉林八音文化,希望通过举办培训班以及八音进校园、进社区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和了解玉林八音。“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玉林八音难登大雅之堂,传承也因此面临着挑战。”张耀东说道,“但是只要有一群和我一样挚爱乡土文化的传承人,把这种古老的音乐形式记录下来,传播出去,玉林八音一定能世代相传。”
2002年,张耀东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吴宁华一起搜集整理了《玉林八音研究》一书。2014年,张耀东参与演出的(器乐类)《广西八音》获得第三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二等奖。1996年至2018年,张耀东共举办了“广西八音”培训班20期,培养学员500人次。
其实,张耀东的州珮社区八音演出队只是玉林市保护和传承“广西八音”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传承“广西八音”文化、让玉林市民了解“广西八音”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现存价值,体验“广西八音”,体验玉林传统文化内涵,玉州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玉林市玉州区文化馆授牌建立了“广西八音传承基地”以及“广西八音代表性演出队”,并开展“广西八音传承基地”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让“广西八音”在群众中扎根发芽。
目前,玉林市共有“广西八音”传承基地6个,代表性八音队10个。2012年至今,6个“广西八音”传承基地举办各类公益性传习培训班140期,培训学员4200余人次,免费接待观众5万余人次。(文/图 陈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