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湘萍 通讯员 陈 芳
风生水起的北部湾畔,开放热土广西,正在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中国与东盟乃至RCEP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助力赋能,奏响时代强音。
广西与东盟陆海相邻,区位优势独特。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广西全力办好作为中国-东盟重要开放平台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
专为有效推动中国-东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而“量身定制”的东博会,自2004年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以来,由经贸合作延伸拓展到交通、科技、信息、金融、环保、卫生等多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今年,老挝再次出任东博会主题国。目前,中国已成为老挝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19年,赴老挝旅游的中国游客已超过100万人次。
更大的开放、更多的合作、更高的热度,东博会强音高亢激越。
合作渠道更畅通。东博会利用广西海陆空的区位优势,打通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渠道。16年来,东博会举办200多个高层论坛,围绕各方关切开展政、商、学深度交流,推动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发布了《南宁共识》《南宁宣言》《南宁倡议》等一系列以“南宁”命名的合作文件,建立了中国与东盟间稳定的沟通渠道——“南宁渠道”。
窗口作用更明显。如今,在面向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RCEP中,“南宁渠道”的优越性和魅力值日益攀升。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先后在南宁设立了领事馆。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选择搭乘“南宁渠道”的经济快车,东博会举办以来,共有83.2万名客商参展参会,在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国际产能、跨境园区建设等方面不断拓展、深入合作,合作共赢成为不变的主题。
开放发展更显著。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东博会也极大地促进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使广西从西南边陲一跃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大幅提升广西的开放水平。2004年至2019年,广西对东盟贸易额从82.9亿元增长到2334.7亿元,年均增长25%。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越来越多的改革红利落地广西。2019年8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今年2月,广西发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推动东博会升级发展,助力广西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投资贸易先导区。
为广西自贸试验区发展“量体裁衣”,服务广西开放发展,成为即将开幕的本届东博会最亮丽的色彩。首次整体展示广西自贸试验区,增设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展区、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展区、“三企入桂”展区、公共防疫及卫生展区……一项项务实的措施,将推动广西扩大再开放。
合作前景更广阔。2014年,东博会创新设立特邀合作伙伴机制,澳大利亚、韩国、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坦桑尼亚和波兰先后出任东博会特邀合作伙伴。本届东博会将迎来“一带一路”沿线的“铁杆兄弟”巴基斯坦,它将与拥有19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亲密握手。
为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外展示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化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本届东博会继续设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区,目前已有日本、韩国、新西兰、葡萄牙、俄罗斯、斯里兰卡、印度等15个国家的82家企业确认参展。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今年首次参加东博会,其市政府对外经济促进负责人托拉斯表示,东博会内容丰富,兼顾贸易与投资,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拓展亚洲市场,也欢迎更多人到巴塞罗那旅游,投资兴业。
从越南香水到马来西亚咖啡,从新加坡辣螃蟹到泰国乳胶枕头……越来越多的商品通过东博会平台在中国市场“刷”足存在感。红红火火的贸易,购销两旺的需求,催生“随逛随有”的商品货架、“随聊随在”的洽谈空间——11月23日,云上东博会正式上线,全年在线、常态化运营,打造的是“永不落幕的东博会”。
16年来,从实体展示到实体展+云上东博会,领域更广、层次更高、成果更实的合作机制在不断落地,东博会、峰会这张广西亮丽的名片,正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我们将打造重实效、聚人脉、汇商机的会议活动体系,加强展览与会议的融合,加强对多领域合作成果的孵化能力,促成更多重大机制、重大项目落地,不断提升‘南宁渠道’的作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