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信系统奋战70天坚决打好工业产业达产增产大会战动员视频会主会场现场。吴明江摄
人民网南宁10月27日电 (吴明江)10月27日,广西工信系统奋战70天坚决打好工业产业达产增产大会战动员视频会召开。会议要求全区工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做好四季度稳增长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打好工业产业达产增产大会战,推动四季度工业稳增长,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会上通报了今年前三季度广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降幅较二季度明显收窄,9月份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4%,1—9月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下降1.9%,降幅较1—6月收窄2.4个百分点。9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5%,1—9月增速-1.1%,降幅较1—6月收窄2个百分点。全区当月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和增加值增速,自4月份起已双双实现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1—8月,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并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汽车、机械、电子信息、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绿色家居等六大重点产业链加快恢复,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广西各地市工业经济增长面也持续扩大。1—9月,广西14个地级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9正5负”,负增长个数比1—8月减少1个。其中:崇左、梧州、贵港3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排全区前3位,同比分别增长19.2%、12.4%和7.3%,较上半年提高2.7、3.5和1.7个百分点。防城港市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8%,较上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全区工业出厂价格连续5个月回升,9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2%,降幅与8月份持平,已连续5个月回升。货运量降幅明显收窄,9月全区货物发送量1.7亿吨,1—9月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13亿吨,同比下降1.7%,降幅较1—6月收窄7个百分点。
会议现场。吴明江摄
会议要求,全区工信系统要切实加强广西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抓好四季度工业稳增长各项重点工作,千方百计推动工业增长扭负为正,奋力完成全年工业经济各项发展目标任务。
根据工作部署,在全力推动产业链协同达产增产方面,广西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专班将聚焦汽车、机械、电子信息、高端金属新材料、绿色高端石化、高端绿色家居、生物医药等关键产业链,用好企业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3张清单”,抓住产业链共性问题和龙头企业产前产后关键问题,采取“一链一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中的用能、用工、订单、融资等问题。确保关键产业链四季度满负荷生产,
在推进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方面,广西将全力抓好“三企入桂”工业项目落地,建立四季度“三企入桂”签约工业项目开工清单,实行区市两级联动协同推进项目工作机制,加快规划选址、环评、能评等前期工作,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服务;加快“民企入桂”招商引资步伐,力争四季度开展绿色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绿色家居、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等产业联合招商活动,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化工、碳酸钙企业入桂推介会,推动30个以上工业项目正式落地签约;加大力度推进供应链金融,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加强合作,借助国有企业的资金优势和良好信用,重点在高端金属新材料等产业链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和,缓解流动资金压力。
在狠抓政策兑现落实方面,广西将开展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回头看”专项行动。梳理今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各项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重点针对广西《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桂政办电〔2020〕41 号)中涉及的免收基本电费,减免建材、冶金、石油、有色等行业企业仓库租金,医药、纺织服装与皮革等行业骨干企业用工奖补,复工贷、稳企贷等援企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跟踪评估,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兑现;健全一企一特派员制度,加强特派员联系企业服务工作,及时了解企业排产、生产进度和市场开拓情况,协调解决企业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衔接各项惠企援企政策措施落地。
与此同时,广西还将开展云上广西岁末迎新消费季——33消费节(第二季)工业品专场促销活动,从11月起至1月31日前,对区内产的汽车(含新能源汽车)、机械、电子、石化、建材、生物医药、食品、家具家居、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家用电器、服装、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等重点工业产品,开展系列线上线下促销;组织油企与车企开展“油品+汽车”联动促销活动,以及开展成品油专场促销活动,促进成品油生产销售企业与区内物流、客运、建筑等行业的重点企业达成购销并建立长期关系,扩大成品油销售。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