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开启泛北合作新时代 谱写共享共赢新篇章
2020-10-16 15:30:55来源:南宁晚报编辑:唐志强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胡光磊 韦静

  10月15日,第十一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2020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合作峰会在南宁举办。论坛以“聚焦国际门户港,共建陆海新通道:泛北合作的新时代”为主题,研讨内容重点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同时举办“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泛北智库峰会”两个论坛,聚焦全球经贸形势变化下的中国-东盟港口合作、陆海联动、产业合作等内容。

  与会嘉宾就相关议题进行了研讨对话。大家一致认为,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是推进中国-东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实践和具体举措,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情况下,各方应秉持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积极探索陆海合作新路径,推进“一带一路”取得新进展。

  共商凝聚共识 合作产生合力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是以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为宗旨,以促进泛北部湾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国际高端论坛。

  论坛上,思想激荡,观点碰撞,妙语连珠,掌声不断。大家围绕新时代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建国际门户港、共建陆海新通道,推动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给泛北合作带来的新机遇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

  近年来,依托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更加紧密,成功举办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10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南宁渠道”成为中国与东盟间最重要的区域合作机制。

  “随着东盟与中国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区域各国之间的物流与采购需求将大幅增加,物流业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加坡太平船务集团执行主席张松声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太平船务在南宁投资建设的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一期大部分项目已竣工投入运营,未来将发挥新加坡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以及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区位优势,携手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助力国际供应链的发展。

  加强港口合作 共享发展商机 

  当天下午,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在荔园山庄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关部委、机构、港口城市政府、港口管理和运营机构、航运物流企业和商协会、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以及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

  会议以“全球经贸形势变化下的中国东盟港口合作”为主题,设置了两个议题进行对话研讨: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经贸下行挑战,加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促进港产城联动发展、陆海联运发展,共创新的价值链;加强中国-东盟港口合作,构建互惠互利的区域航运网络,提高区域物流效率。

  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于2013年正式成立,致力于落实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关于“构筑海上互联互通网络”和“开拓海上务实合作”的共识。

  “本次会议的举办恰逢其时,符合各方通过以海洋为纽带开展更加紧密的航运、物流、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探讨应对多重挑战、共同促进港口和贸易发展的共同需求。”“中长期经济复苏需要进一步提升港口业和海运业的可持续性和韧性,泛北各国应进一步推进港口城市务实合作,更好地发挥合作网络作用,加快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为国际供应链提供重要保障。”……会上,与会嘉宾达成共识:将继续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内外各方共建互利共赢、美美与共的海上丝绸之路。

  创新合作模式 共促经济增长 

  以“泛北合作:提升联通·共享繁荣”为主题的“2020泛北智库峰会”吸引了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智库的16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和线下参与研讨交流。

  建设陆海新通道,是推动中国-东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西部开放发展的重要实践。随着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泛北部湾智库峰会”聚焦提升联通与共享繁荣两个方面,旨在围绕新时期泛北合作的发展方向与关键领域、泛北合作与RCEP协定内容解读,重点探讨如何通过陆海联动新模式,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泛北部湾地区产业合作转型升级,以更好推动区域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

  与会专家与学者分别针对构建陆海联动新模式、以交通走廊带动经济走廊合作、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区域产业链稳定、加强新兴产业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并交换意见。大家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领域应进一步提升联通,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优势,加强合作,在RCEP框架下继续利用好相关区域自由贸易安排,支持双方企业扩大贸易与投资往来,共同维护本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和发展。同时,应充分挖掘区域产业合作潜力,在数字经济、海洋经济、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领域培育更多新的合作增长点,帮助区域内各国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