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拥有205万人口的广西人口第一大县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桂平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5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088户176096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规模分别位居全区第一、第二位。经过四年的奋斗,如今38236户169991人摘掉了穷帽。
自2015年底吹响精准扶贫冲锋号以来,桂平市注重顶层设计,制定系列脱贫攻坚规划,统筹整合资金50多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和扶贫项目开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1059人,实现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全覆盖及村村有驻村工作队员;安排各级干部1.9万名作为帮扶联系人与4万余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抓好金融扶贫,累计给1.4万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亿元。今年5月该市正式获批退出贫困县序列。
让群众感受最深的是,路、水、电、学校、网络及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大变样,特别是各中小学校、贫困村“两委”办公楼面貌焕然一新,建成村屯道路3658公里,农村道路实现了从“村村通”到“屯屯通”的历史性跨越。
因地制宜兴产业
4年来,桂平市因地制宜不断壮大特色产业,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6月底,“决战决胜走基层 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记者来到桂平市罗播乡罗北村的山大王荔枝园,荔枝已接近尾声,昔日的累累硕果不见了,10多个农民正在清理树上枯枝和树下杂草,院子里3个村民将卖相不太好的尾果用开水消毒后再晾晒,做成荔枝干。
10多年前,罗播乡山大王荔枝园老板承包200多亩山地种罗播簕荔,带动了300多户贫困户种植簕荔。因罗播簕荔市场价高于当地普通荔枝5-8倍,2017年以来,该乡通过示范基地重点推广罗播簕荔的种植和嫁接改良,新种簕荔5000多亩,目前发展到1万多亩,年产量800多吨。其中354户贫困家庭新种和改良荔枝450多亩,户均年增收8000多元。
近年来,桂平市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优势,对农民特别是贫困户进行大培训。今年4月,金田镇结合金田淮山主导产业,开设5期“种植技术培训班”,培训淮山种植农户(贫困户)1000多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与脱贫攻坚协同优势,在27个未摘帽贫困村开展扶贫政策理论宣讲近100场,开设各类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班150多次。
同时,桂平市突出项目带动、健全联结机制,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实施澳洲坚果、西山茶、稻虾养殖、低产八角林改造、麻笋、蛋鸡、牛蛙养殖“七个万”特色产业大行动。至今年6月底,累计流转土地5.67万亩,发展扶贫产业项目,151个贫困村均实现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覆盖;有157家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投资保本分红、务工、土地流转等联结方式,吸纳扶贫资金7701万元,带动14162户贫困户。
抱团发展除“空壳”
发展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只有发挥集体力量,才能把村民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最终消除“空壳村”。
6月25日,“决战决胜走基层 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记者来到大湾镇下山村的扶贫车间,贫困户李付月正在专心缝纫校服,她家是因学致贫,她表示“这里务工时间很灵活,按件计酬,有空就过来做,小孩也可以带来这里玩,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能顾家,很方便。”
驻村第一书记何时剑介绍,2015年以前,下山村村委办公电费都交不起,办公场所破旧。2019年3月,他和村委通过申请扶贫资金100多万元,建成两层砖混框架结构、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设立扶贫车间,每年收租金1万元;二层作为培训场地,今年接了2场培训,收入1.23万元。另外将50万元扶贫专项基金投到产业基地,村集体经济每年有8%的分红。“今年这三个方面收入6.23万元,再加上争取政府20万元的专项资金种了16亩粉葛,估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
2016-2019年间,该市共投入资金1.89亿元,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有效整合盘活村级集体闲置资产,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投资入股等模式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14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4万元以上。
帮扶单位成了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坚强后盾: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和广西警察学院定点帮扶下湾镇龙岭村发展蛋鸭养殖产业,2019年5月以来,通过消费扶贫认购特色农产品约45万元,带动集体经济增收7万多元;从2017年4月开始,自治区司法厅先后投资83万元帮助该市油麻镇罗兰村建设了80亩原种西山茶基地和15亩百香果基地,帮助该村发展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自2018年3月以来,广西旅游发展集团累计投资45万元,帮助南木镇黎明村发展6.8万棒黑木耳产业种植,年收益23万多元,同时定点帮扶蒙圩镇曹良村建设小型光伏发电站+农业产业示范园,带动年增收6.48万元;2018年底,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投入资金20万元,帮助垌心乡三连村建起了肉牛养殖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并通过消费扶贫认购木山村特色农产品约1.5万元。
精准防贫保成效
防贫不致贫,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桂平市通过建立防范返贫致贫监测,强化政策保障和持续帮扶管理,全力筑牢防止边缘户致贫、脱贫人口返贫坚固防线的做法,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戴文健是该市金田镇罗蛟村2018年脱贫户,家庭开销主要靠他外出务工维持,收入很不稳定。2019年9月,因收入不稳定,他家被纳入脱贫监测户,面临返贫风险。
如何防止返贫和新增致贫?桂平市出台系列方案,精准打出防贫“两板斧”:一方面重点加强不稳定脱贫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另一方面持续做好精准帮扶管理工作,巩固脱贫成果。
“动态监测核心是大数据分析,实行‘线上线下’同步排查,每月定时导入各部门排查数据,各项数据指标都在系统里面‘滚一滚’,让数据说话,通过数据比对,达到精准监测。”桂平市相关人员朱健宁说,目前筛查出脱贫监测户295户、边缘户854户。按照不同的返贫、致贫风险和原因,分类指导并“开单”给责任单位,精准制定“一户一策、一人一案”,有效防范脱贫监测户返贫和边缘户致贫。
为帮助戴文健消除返贫风险,在低保政策保障同时,该户通过发展产业获得产业奖补资金6750元,两个小孩获得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今年6月,戴文健通过小额信贷获得发展资金5万元。持续的扶贫好政策,让戴文健备受鼓舞,他还利用农闲时间在镇区做水泥工增加收入。
桂平市严密跟踪帮扶措施落实情况,重点在产业、就业、低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逐一化解风险、户户销号。目前,该市295户1225人脱贫监测户中,落实教育政策149户,有190户脱贫监测户消除风险点;854户边缘户中,有371户边缘户消除风险点。(广西日报记者 唐正芳 通讯员 刘 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