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凭祥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电子产品。
7月22日,凭祥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200多名工人正在岗加紧生产电脑音箱、蓝牙音箱等电子产品。作为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内的一家外贸进出口加工企业,至今年底,公司可实现年工业产值5亿元,销售额7.5亿元以上。
三诺集团在广西的发展加速度,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跨境产业合作的一个缩影。
为充分推进中国和越南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去年9月,三诺集团在凭祥市出口加工产业园区内投资建设中越“两国双园”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方园区——三诺跨境电子产业示范园。一期项目建成后,该示范园今年底前可完成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实现工业税收2000万元以上。
去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是广西自贸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依托毗邻越南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口岸资源,截至今年6月5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管委会正式揭牌运行,崇左片区共新增企业1060家,注册资本61.09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崇左片区所在地凭祥市,与越南一市三县接壤,是中国面向东盟前沿和最便捷陆路通道之一。在三伏酷暑走入崇左片区,记者惊喜地发现,这个“开放通道”的建设发展也一派如火如荼景象,正向产业高地昂首阔步迈进。
“崇左片区围绕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游和跨境劳务等‘五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工委副书记、凭祥市委书记杨亚俊介绍,片区围绕电子产品出口加工产业集群,引进一批电子类产品加工企业;围绕东盟水果小镇,引进一批中草药、水果、海产品等食品加工企业;瞄准电商、物流、冷链等重点领域,吸引电子信息、智能终端、水果深加工、中药材加工、林产加工、物流冷链、跨境旅游购物等中国-东盟特色优势跨境产业链企业落户。
火龙果、榴莲、莲雾、杨桃、山竹、龙眼……来到中国凭祥东盟水果小镇建设指挥部展示大厅,各种特色水果琳琅满目。凭祥是我国最大的东盟水果进境口岸,其进口东盟水果总量占全国进口东盟水果总量的80%。为充分发挥口岸优势,促进以东盟进口热带水果为代表的区域特色资源要素整合,2017年底,凭祥市委市政府启动水果小镇建设。截至目前,水果小镇共入驻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约24.52亿元。
广西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是水果小镇已投产的29个项目之一。“我们通过边民合作社到越南购买水果原料,越南的货车通关后就可以把货物直接送到工厂,省去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保障质量。”公司企宣部负责人邓帆介绍,凭祥的区位优势为公司产品生产提供优质的原料保障,也带动了边民通过参加贸易、落地加工企业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
在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关税壁垒、配额限制的严峻形势下,遵守世贸组织规则,整合中越两国比较优势,合力建设跨境产业园正当其时。
崇左片区在全国率先打造首个中越“两国双园”项目,集聚发展跨境加工业,开辟中越跨境产业合作新途径。在“两国双园”合作模式下,外迁企业前期加工留国内、后期加工组装放境外,中越双方政府和企业共享就业、税收、市场,极大减小了外迁企业境外投资风险,开辟了中越产业合作互利共赢新途径。目前,境内园区凭祥市边境出口加工产业园进展顺利。越南谅山北投产业园项目位于越南谅山省谅山-同登口岸经济区内,规划面积约177公顷,估算总投资25亿元,今年8月首批中资企业有望入园。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崇左片区外贸发展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多,挑战和压力显著增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对此,崇左市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政策落地,探索创新互市贸易开展形式,并争取自治区有关部门、南宁海关等支持,创新开发边民互市贸易手机申报软件,优化申报程序和要求,支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推广线上办理海关业务等,提高通关效率。
崇左市跨境电商消费市场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今年4月,崇左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片区发展再添政策红利。7月10日,自治区政府出台方案,提出按照“凭祥先行、复制推广、带动全市”的思路,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出口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数字驱动、消费拉动、品牌培育、产业链和生态链完整的跨境电商新型贸易体系。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引进培育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打造2-3个功能型和产业型跨境电商园区,建设一批跨境电商边境备货仓、保税仓与跨境商品展示线上线下体验店。
截至目前,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围绕“五跨”先行先试,不仅完成了广西自贸试验区下达的34项试点任务,同时,首批创新6项经验做法及案例。其中集中申报直通厂区互市加工新模式、“边境贸易+互联网”贸易发展新模式、跨境劳务合作管理创新新模式、沿边金融服务保障机制创新、中越“两地双园”跨境产业链合作新模式5项做法作为创新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广西日报记者 王春楠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