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字果园”保增收 走产业基地 看扶贫成效
“在基地做管理员,月收入3000元,比之前种田种地强多了。”6月19日,正在平南县大洲镇上洞村沃柑扶贫产业基地施肥的潘日胜说。他是上洞村脱贫户,村里创建扶贫产业基地后,被聘为基地管理员。
“创建沃柑扶贫产业基地,除为脱贫户增收外,对预防返贫也有作用。”上洞村支书潘延丽介绍,该村2016年脱贫摘帽,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661人,其中已脱贫124户658人,未脱贫1户3人。为使贫困户脱贫不返贫,2018年初,村委成立村民合作社,带领该村83户和周边村174户共257户已脱贫的家庭入股,租赁荒山地450亩,创建连片沃柑基地。“基地最大特点是改变传统管护办法,发展智慧农业,向科技要效益。采用农产品数字管理系统、基地数字网格化系统、滴灌控制系统、基地物联网可视化系统、小码有源小程序电子商城系统,建立起种植、生产、销售全链条信息化管理的‘数字果园’。”大洲镇党委书记黄秋丽介绍,基地利用GIS技术,建立基地数字模型,将地块数字化、果树身份唯一的二维码标识化,与特色农产品追溯二维码相结合,实现数字化管控基地、果园和产品质量。
高科技表现在哪里?这里的每棵树都用一条黄色塑胶带粘着二维码。潘延丽边说边扫码:“每棵树都有自己的身份标识,这是唯一的,用手机扫码后点击进去,就可了解到该棵树的生长、开花、结果等信息。客户看中了哪棵树的果要购买,直接按键下单订购。”
此外,该果园还从国外引进一套水肥药一体化滴灌系统,哪个地块的果树需要灌溉、施肥、打药,通过电脑系统即可操作,95%以上的果树可均匀接受水肥药。“操作简便,节水、节肥、省时、省成本。”潘日胜的演示十分娴熟。
潘延丽介绍,今年初,他们在280亩的沃柑树下套种香瓜,目前已采摘2批,收获1.5万多公斤,收入6万元。预计到6月底可采摘13万公斤,收入50万多元。“套种的香瓜比单独种植的产量高,果质好,得益于果园采用的科技管护。今年“数字果园”200亩沃柑首次挂果。潘延丽给算了一笔账,预计沃柑产量13万公斤,按每公斤6元算,可收入80万多元,80%的收益将分配给贫困户,平均每户可收入2万多元。吴月妮是上洞村脱贫户,被聘请到合作社从事财务工作,月收入2000元,她家也入股了。她说;“全部算上,家庭年收入将超过3万元,全家的吃穿用都不用担心了。”(广西日报记者 唐正芳 通讯员 王洪荣 黄德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