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甜蜜事业”有了“铁助手”
2020-06-16 09:16:59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路晶森

“甜蜜事业”有了“铁助手”

  6月15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冲洞村,政府扶持建设的甘蔗高糖高产“双高”产业基地甘蔗长势良好,脱贫甘蔗种植户廖文明喜上眉梢。南国今报记者 卿要林/摄

  广西日报记者 覃伟立

  站在村前望去,眼前是一大片绿油油的一米高的甘蔗林。“有了‘铁助手’,种甘蔗轻松多了。”6月15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冲洞村2018年脱贫的廖文明,对“千名记者一线行”第二组采访团的记者们说。

  2018年,罗城在东门镇冲洞村建设1617亩“双高”糖料蔗基地,涉及该村上冲洞、下冲洞两个屯共258户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廖文明一家就是贫困户。

  “没有搞‘双高基地’之前,我家有32块地总共12亩。”今年64岁的廖文明说,“收甘蔗的时候,用牛拉或者人工扛到大路边装车,很辛苦。”

  廖文明一家四口人,儿子赴广东务工,他和老伴在家带孙女。老伴身体不好,一家收成全靠他。

  2018年建设“双高基地”,廖文明32块地小块并大块被统筹在“大盘子”里,重新分配到10亩连片蔗地。“双高基地”统一规划路网、水网、调种,确保每块土地通车通水;统一整地、开行,确保基地实施全程机械化;统一听从调配和安排,确保片区建设正常化;自主成立机械、种植合作社带领农户,以机械化指导推进建设。从此,收蔗货车可到地头收货。

  “以前自己种,没有技术,每亩最多能收5吨甘蔗。现在有人指导,每亩能收7吨左右。”廖文明说,他家10亩地能收70吨甘蔗,以每吨500元计算,有3.5万元的毛收入。

  “我们采取全程机械化整地、种植、管理、收割,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蔗收入。”东门镇党委书记陆金光说,目前基地甘蔗长势良好,预计可年产约1.1万吨原料蔗,产值达572万元,经济效益可观,也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果。

  罗城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该县糖料蔗总面积巩固在18.5万亩,其中“双高”糖料蔗38片区2.4万亩,预计受益蔗农9252户3.3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02户7609人。到2020/2021年榨季,力争全县进厂原料蔗达到60万吨以上,年产值约3.12亿元。

  被称为“甜蜜事业”的甘蔗产业,如今有了机械“铁助手”,鼓了贫困户的腰包,甜了蔗农的日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