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报道(陈惠):近日,中央驻桂媒体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流媒体走进贵港市港北区港城街道樟村,村内小道交错贯通,绿树成荫,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樟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标语 摄影 陈惠
樟村因村中多植樟树而得名,同时也是一个贫困村。2013年,樟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7000元,被确定为要在“十三五”期间内脱贫摘帽。
在“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这座村庄就顺利脱贫摘帽。不仅如此,樟村还先后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村民模范自然村”“广西壮族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贵港市文明村”“贵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这其中有什么“捷径”?
樟村村支书黄国健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村里实行的“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治理体系发挥了大作用。
据黄国健介绍,樟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6名。樟村创新实施“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治理体系,即村党支部负责总体部署和决策, 党小组负责提议和传达, 党员中心户负责宣传和落实。
通过“党员中心户+党员或乡贤+农户”的形式,樟村发挥党员中心户政策宣传员、民事调解员、致富引导员、事务代办员、环境治理员和网格管理员的作用,三级联动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三级联动治理体系让乡村风貌焕然一新,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也愿意进来投资建设。”黄国健说道。
樟村村民在贵港市润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火龙果基地工作 摄影 陈惠
近年来,樟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引进企业投资、流转土地,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农增收。其中,樟村流转520亩土地给贵港市润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用于种植火龙果,村集体获得10元/亩/年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实现年收入5200元。同时,公司还给当地村民提供80多个就业岗位,每月收入可达到2000元左右,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樟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已由原来的几千元发展到现在的47.25万元。全村已引进13家企业,投资总额达3.6亿元,计划投资6000万元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已经开始建设,这些投资项目的开发建设将极大地推动樟村的经济发展。
“这几年,我们村的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收入提高了、村风文明了、治安变好了、环境变美了。这几年村里的变化,让我们樟村人深切地体会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黄国健乐呵呵地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