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河池凤山县:脱贫攻坚迎巨变 凤凰涅槃展新颜
2020-05-18 09:01:16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唐志强责编:张群

河池凤山县:脱贫攻坚迎巨变 凤凰涅槃展新颜

  青山绿水映瑶寨。

河池凤山县:脱贫攻坚迎巨变 凤凰涅槃展新颜

  “我家门前那条路”广西展示周启动仪式。

河池凤山县:脱贫攻坚迎巨变 凤凰涅槃展新颜

  天堑变通途。

河池凤山县:脱贫攻坚迎巨变 凤凰涅槃展新颜

  新种万亩油茶示范基地。

河池凤山县:脱贫攻坚迎巨变 凤凰涅槃展新颜

  丰收的喜悦。

河池凤山县:脱贫攻坚迎巨变 凤凰涅槃展新颜

  大石山的饮水工程(寅亭村弄岭屯)。

河池凤山县:脱贫攻坚迎巨变 凤凰涅槃展新颜

  上万贫困群众实现安居梦。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一些贫困千年未解甚至被认为无解的难题,在这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战中化为丰碑。2万老区人民继续传承坚韧不屈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朝着小康路奋斗前行。

  2015年底,凤山县贫困发生率达25.73%,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属贫中之贫、难中之难。脱贫攻坚深入推进4年多后的今天,凤山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6%,1万多户4.8万人向沉重的贫困历史告别。2020年5月9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凤山县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为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补齐交通、住房、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短板,凤山全县人民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青山不放松,500多名干部职工、300多名驻村工作队员风雨兼程,苦干实干,攻克一个又个堡垒,全力推进脱贫摘帽。截至2019年底,凤山所有建制村100%通四级以上公路,20户以上自然屯100%通硬化路;3万多人住上稳固新居;农村19.5万人口100%有安全饮水保障;贫困户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201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7%;“5+2”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97.8%,68个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全部达到90%以上。凤山县历史性地解决了贫困问题,也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四好农村路 坦途通小康

  近年来,凤山县把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基本上实现了“屯屯通、户户连”的农村公路网,昔日偏僻落后山村华丽转身,广大农村因路而美,产业因路而兴。

  凤山地处偏僻,沟壑纵横、环境恶劣,“出门难难比上青天”是历史真实写照。2013年以前,凤山只有一条20公里的二级公路通往巴马瑶族自治县,只有一条22公里的三级公路通往东兰县,二级以上公路万人拥有量仅为1.3公里,远低于河池市的2.47公里和全区的2.33公里,交通基础条件位居全区、全市末位。

  要致富先修路。为从根本上解决脱贫攻坚交通瓶颈问题,近年来,凤山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目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路好了,现在家家户户的庭院都停放了车辆,出门办事、上街赶集、下地劳动都坐上了车。现在的年轻人都会操弄方向盘,油门一踩,4个轮子一转,跑了好远,后座还带上年轻漂亮的姑娘,看上去是那么春风得意。”在2019年11月20日“我家门口那条路”广西展示周启动仪式上,村民代表罗起跃的一番感言,引得现场观众开怀大笑。

  2015年以来,凤山累计投入道路交通项目资金23.23亿元,其中,投入二级路建设15.34亿元,投入三级公路建设资金2.4亿元,投入屯级道路建设资金5.49亿元。载至2019年,全县建成二级公路3条178公里、三级公路4条101公里、四级公路118条609公里、屯级道路1830公里。凤山县公路网络实现四个100%的目标:出县100%通二级公路,乡镇100%通三级公路,行政村(社区)100%通四级以上(含)公路目标;1032个20户以上自然村(屯)100%通水泥硬化路,1740个5户及以上自然屯100%通路,全县农村道路硬化到户通达率为78%。基本形成了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主线、村道为支线,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及建制村的农村公路网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探索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业务主管部门的肯定,凤山的经验及成效在全区得到推广。2018年12月29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命名凤山县为“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是河池市第一个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的县份。2019年11月4日,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命名凤山县为2019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长洲镇板伦村金更屯和东兰县交界,有22户农户,从前道路不通,茶油都卖不出去,现在路好了,老板开车上门收购山茶油。2019年,卖山茶油的农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通了水泥路、鼓了钱袋子、活了一个村,这样的例子在凤山县比比皆是。

  短短几年时间,凤山县交通基础设施从蜿蜒曲折,凹凸不平的羊肠小道变成宽阔平坦的康庄大道,路通财通,通过“交通+产业”的模式,有力地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短短两年,凤山在新建成的道路沿线建有林下养殖核心示范区9个、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685家、家庭农场28家。2019年,通过交通助推扶贫产业总产值达4.15亿元,产业覆盖65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5万人,真正达到产业增效、贫困户脱贫、农民增收的目的。

  2 长短结合 富民产业风生水起

  近年来,凤山县秉承长短结合、种养结合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核桃等种植业和核桃鸡等养殖业,通过发展种养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的渠道,助力脱贫攻坚。

  传统产业增量提质。通过调研论证,把核桃、油茶、百香果、中草药、桑蚕等长效产业和短平快的产业作为扶贫产业来抓,通过长短产业融合发展,确保群众有稳定的持续收入和短时间内增收的目标。通过县有示范带、乡镇有示范基地、村屯有示范点的示范带动方式,引导群众利用山地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33万亩,2019年产核桃1060吨,产值达4200多万元,农村8015户群众受益。通过“低产改造”的方式,提高原有油茶产量和质量,以合作社包收统销的模式,切实解决群众茶油销售难问题。2019年底,全县有油茶种植面积34万亩,覆盖农户2.6万户,贫困户年均收入2800多元。凤山发展油茶产业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认可,2019年,全区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凤山县举行。桑蚕等短平快的产业也是凤山扶贫产业的重头戏,截至目前,全县种植桑园3.49万亩,年产鲜茧2861.1吨,产值1.11亿元,1165户贫困农户受益。

  林下经济势头强劲。以政府建鸡棚、村民合作社养殖、公司提供鸡苗和回收、群众出劳力的“政府+村民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村有集体经济的三赢目标。按照每个村建两个养殖小区、每个养殖小区建10栋鸡舍、每个鸡棚500平方米的要求,目前全县已经建成522栋鸡舍,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放鸡苗552.34万羽,已回收成鸡418.1万羽,覆盖7133户贫困户,养殖户年户均收入8000元左右。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凤山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目的,通过对土壤、气候的充分论证后,凤山县在9个乡镇、56个村的核桃林下种植十大功劳、山豆根、牛大力,在八角林下、桃李果、玉米地里套种莪术、红桃K,在油茶林下种草珊瑚等中药材12000亩,覆盖1658个农户,其中贫困户628户,种植户年均收入5000元左右。

  乡村旅游蓄势待发。靠山吃山、傍水吃水,近年来,凤山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品牌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以休闲养生为主的乡村旅游,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旅游业有效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激活了县域经济。凤山县充分发挥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品牌优势,打造以三门海景区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带,分别在长洲镇长洲村和乔音乡同乐村打造以彩色观光稻为主的生态观光旅游产业,打造鸳鸯谷健康小镇和三门海长寿特色小镇,形成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深度融合的格局,实现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据统计,2019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43.27万人次,旅游总消费47.97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凤山县各景区景点正在整装待发,以崭新的“容貌”迎接八方来客。

  3 安全饮水达标100%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近84%

  地处大石山区的凤城镇兴隆村弄雷屯,有51户275人,说到饮水问题,80岁老人罗昌文动情地说,“以前缺水最困难的时候,要走到8公里外的村屯去挑水,一天来回才得两担水,有时路上不小心跌倒水洒了,就在半路上哭。”

  2004年,凤山实施地头水柜大会战,弄雷屯被列为示范点之一,当年全屯就建有水柜50个,水柜容量在50-100立方不等,缓解了人畜饮水难问题。2016年脱贫攻坚战以来,凤山县不断加大饮水工程投入力度,对大石山区需要新建家庭水柜的群众有求必应。目前,弄雷屯有水柜106个,户均两个水柜容量150立方米,加上配套实施的饮水安全保障工程,群众一年四季用水问题得到保障,去年装修新房的罗昌文老人,在家里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现在用水都不用愁,水龙头一扭,水就来了,我家的新房几个卫生间都装有热水器洗澡,和城里的宾馆没什么区别。”

  2016年以来,凤山县先后实施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石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大会战以及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抗旱应急供水等一批水利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2016年至2019年,凤山共投入资金1.7亿元,完成新建和改扩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77处,新建家庭水柜5443座,实施家庭水柜加盖改造5869座,解决和巩固提升饮水安全受益人口13.9万,其中贫困人口3.4万。全县累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738处,供水管网全部入户,解决16.4万人饮水安全;建成用于农村饮水的家庭水柜9723座,解决3.1万人饮水安全。2019年底,凤山县贫困村饮水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率4项指标达到安全标准,全县48799户农户饮水安全全部达标,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3.8%,达到国家规定的83%以上的标准要求。

  4  住房保障攻坚战圆了3万人安居梦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凤山县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依照群众意愿,采用原地新建和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推进住房保障工程,至今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15户,易地扶贫搬迁2589户,圆了近3万人“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家住平乐瑶族乡登亭村交王屯的贫困户何仁兴,2019年春节前夕,一家七口人搬离蜗居了几十年的旧房,高兴地住进思源社区128平方米的新居。“我爸妈年老多病、做不了工,爱人患过大病体质弱,种田种地那些体力活做不得,我只能打零工维持生活,生活非常困难,搬迁来县城之前我们很担心收入问题。来到这里之后,社区领导很关心我们,安排我爱人在社区做环卫工,我在城区也找得一份工作,两个人月工资也有5000元左右,3个小孩都在城区读书,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生活真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何仁兴高兴地说。

  思源社区,是凤山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区,该社区于2018年12月前竣工交付使用,目前安排2274户10330人搬迁入住。像何仁兴这样离开农村成为城里人的很多,他们在社区安置服务站的精心安排和服务下,逐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标。

  长期以来,凤山农村存在住房条件简陋、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基础配套薄弱、公共服务能力差等问题。脱贫攻坚战以来,凤山县对全县农户住房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达不到自治区住房安全保障要求的,除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外,还通过实施危旧房改造、修缮加固、利用村级闲置公共房源安置等方法,解决危旧房存量问题,对农户住房等级在C级及以下的,100%纳入改造范围,全力推进以四类重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对象的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建设。201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8631.68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15户,完成修缮加固1530户。经过组织鉴定,2019年底,全县48799户农户中有48604户达到AB级稳定住房标准,有195户C-D存量危房已全部纳入危房改造范畴。

  5 义务教育有保障 上学路上一个都不少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凤山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全县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明显提升,教育扶贫成效喜人。

  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凤山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做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努力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3年来,获得一汽集团和深圳市龙华区资助1500多万元,16000名师生收益。共发放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6000多万元,受益人数9000多人次。3年来,凤山县学生资助中心共资助学前至大学学生20万人次,资助资金达1.5亿多元。

  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公平。

  3年来,凤山县投入教育资金9.24亿元,约占全县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34%。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不断缩小,实现了“6个全覆盖”,即校校教学仪器配置全覆盖、校校图书云管理全覆盖、校校计算机云教室全覆盖、每个班级一台86寸一体机全覆盖、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一套周转房全覆盖、每个学生一人一桌一单铺全覆盖。2017年和2018年,凤山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估认定。凤山县第一小学、红军小学、凤城镇初级中学先后投入使用,解决了移民子女就学难问题,使凤山成为河池市消除超大班额最早的县份。2018年2月,凤山县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是河池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县份。

  以全社会参与抓好控辍保学工作。

  土地不种误一季,人不读书误一生。凤山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路上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的目标,落实好“双线四包、一线超前、两线互动、法不缺位”工作要求。动员全县各方力量共同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凤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进村入户动员学生返校,控辍保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以来,全县共劝返学生回校和妥善安置132名。2018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3%,201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7%,2020年力保义务教育巩固率95%以上。

  6  医疗资源下沉 基层群众受益

  “我今年82岁,患有高血压,身体不好,坐车晕车,孩子们都出去打工到春节才回来,是阳医生经常上门来给我检查抓药,像我女儿一样照顾好我的身体。”谈到身体情况,凤城镇才劳村留守老人李奶领眼里闪烁着泪花。“才劳村有群众1200多人,像李奶领这样患有慢性病的有82人,大多数是高血压、出门不方便,我们都定期上门服务。”才劳村村医阳丽霞说。

  目前,凤山县有村卫生室96个,在岗村医155名,他们是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医疗扶贫的中坚力量。2019年免费为全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7万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覆盖率100%。为解决乡村医生待遇低问题,2019年,凤山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将村医工资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该项工作走在全广西前列。

  “政府提高村医工资后,加上农村防艾宣传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有日常诊疗开单补助,保障乡村医生月收入稳定在2000元以上,人口多的村医月收入可以在4000元以上,这样村医队伍相对稳定,加上村卫生室达标建设,村民就近就医看病问题得到解决。”凤山卫生健康局局长马昌武介绍。

  凤城镇久文村村民樊梦金,日前因病到凤城镇卫生院住院,出院当天,她在“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办理缴费手续,6天的住院费用共计是3653元,她只需自己付费134元。樊梦金高兴地说,“以前是住院之前要交押金,现在不用了。以前是出院后还有那些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政府兜底等报销费用,我们要跑几个部门非常麻烦,现在“一站式”服务几分钟就结算清楚,方便多了。”

  自2017年7月以来,凤山在县内13个定点医疗机构均设立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持有医保卡的患者到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无需缴纳住院押金,出院后直接结算,便捷高效的服务获得群众点赞。

  近年来,凤山县按照“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加大硬件设施投入。自2015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医疗保障资金1.549亿元,项目包括新建县人民医院医技大楼、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县乡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采购等,县、乡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合格医疗机构建设要求;特别是2019年,重点投入村级卫生室建设,每个村建有四室分开、8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村卫生室,配足村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及药品。通过几年来的投入,有效提升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7 抓党建强基固本 促攻坚圆梦脱贫

  凤山县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着重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抓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抓村干部职业化改革、抓基层组织建设,以党建工作强基固本,为全县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里凝聚力更强了。“以前我们手头没有资源,没能力为群众办实事,感觉讲话都没底气。现在村里一年有几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可以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群众高兴,村‘两委’也更有威信了。”凤山县三门海镇央峒村党支部书记黄耀成表示,自2017年有集体经济收入以来,村“两委”用这笔钱办了14件实事,群众成了直接受益人,村干部腰杆也更直了。2017年以来,凤山县通过“入股搭车”“村办项目”“自办产业”等主要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广西率先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全达标。2018年6月,全区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凤山县召开。为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凤山县进一步拓展了物业租赁、合作经营、资源开发等多种发展路径,形成县有兜底项目、村有自主项目的“1+N”发展模式,村级集体经济进入百花齐放、多元发展的良性轨道。

  抓扶贫干部队伍建设,保障脱贫攻坚中坚力量。“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我们坚持尽锐出战,把‘最能打仗’的人派下去,把‘打了胜仗’的人用起来。”凤山县委书记廖锦成介绍说。为配足配强脱贫攻坚一线力量,凤山县向每个乡镇增派一名挂职党委副书记专抓脱贫攻坚,按照“1+1+N”标准给每个村配备驻村工作队(即1名县直包村单位领导、1名驻村第一书记和若干名工作队员),着重把高学历高素质干部、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单位业务骨干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和考验,并落实了管理手段信息化、业务培训专业化、工作成效公开化、考核评价数字化的“四化”措施。注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考察识别和选拔任用干部。2017年以来,共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84人,占全县提拔重用干部的43%;晋升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00人,占全县职级晋升总数的75%;全县9个乡镇中,有2名乡镇党委书记获市委提拔,其余7名乡镇党委书记全部晋升为四级调研员,符合条件的6名乡镇长和5名乡镇人大主席全部晋升为一级主任科员。

  抓村干部职业化改革,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脱贫攻坚要长效巩固,乡村振兴要长期坚持,离不开一个坚强的村‘两委’班子和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干部队伍。”凤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施展介绍说。针对村干部待遇偏低、素质不高、考核缺失、激励不足等老大难问题,凤山县将各部门在村级设置的有补助的工作岗位进行整合,职责由村干部承担,补助由村干部享受,实行“基本报酬+绩效奖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基本保险”的村干部待遇保障制度,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使全额补贴村干部每月报酬增长近一倍,支书主任“一肩挑”的达到3000元/月。同时,创新制定了村干部选拔任用办法、绩效考核激励办法、日常管理监督办法等系列制度,让村干部领足工资待遇、用足时间精力,充分履行职责。通过推行村干部职业化改革,吸纳了一批眼界宽、思维新、素质高的优秀青年加入村干部队伍,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我以前在广东打工才能养家,现在村干部待遇提高了,管理也规范了,我还是愿意回老家当村干部,可以为村里做点事,自己也没有后顾之忧。”大学毕业的凤山县平乐瑶族乡谋爱村党支部书记杨再鑫说。

  抓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以前社区办公房狭小,群众来办事都没有地方坐。现在我们的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群众办事很方便。”凤山县凤城镇巴烈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宏展高兴地说。凤山县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县98个村(社区)中有69个村级办公场所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有53个村党组织被评为自治区三星级以上基层党组织。从2018年起,凤山县又将党建的触角延伸到屯一级,成立屯级党支部151个、屯级党小组64个、屯级党群理事会221个,同步建立议事决策机制、互帮互助机制、纠纷调处机制等三项机制,把党组织建在群众身边,让党的工作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使群众遇到大事有主心骨、遇到难事有贴心人,增强了归属感和获得感,初步形成了“党领群治 共建共享”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凤山县强化党员能人培育带动,2018年以来,培养了356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建了100个“党员能人帮带示范基地”和4个“红雁引飞”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本版文图均由凤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