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广西出台十项措施帮扶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2020-05-14 14:22:50来源:广西日报编辑:骆秋妤责编:张群

  原标题:我区出台十项措施帮扶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我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5月11日,自治区政府印发《广西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措施》。

  这十条措施分别为:

  一是充分落实基层就业服务项目计划。加强基层教育、党建等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招录 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其中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8000人、“特岗计划”教师7000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1000人、“城市社区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组织员”1200人。

  二是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规模。将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见习对象,积极发展见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不少于 10000个就业见习岗位。对见习基地按照1500元/人/月的标准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基地,其实际留用人员按2000元/人/月的标准给予就业见习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

  三是积极扩充教师队伍。对未取得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凡符合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和教师资格认定关于思想政治素质、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等要求的,可以先上岗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再参加考试并取得教师资格。各设区市、县(市、区)要加快制定教师招聘计划,尽快组织招聘,重点补充乡村中小学教师和公办幼儿园教师。

  四是扩大高校毕业生升学规模。全面落实研究生扩招计划,完成1.9039万个招生名额,扩大应届高校毕业生升学渠道,提升我区高校毕业生的高学历层次毕业生比例。充分挖掘我区高校承载能力,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全面完成 2.4万个招生名额。

  五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大学生应征入伍优惠政策,完善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激励措施,针对毕业生群体开展精准宣传动员和重点征集,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军入伍,实现征集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军入伍人数同比增加20%。

  六是扩大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全区国有企业要做好人才储备计划,积极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群体设置工作岗位,提高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比例,严禁设置不合理门槛。

  七是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对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以及经金融机构评估认定信用良好的大学生创业者,原则上取消反担保。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持《就业创业证》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1.44万元的限额标准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毕业5年内首次在设区市辖区内创办小微企业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一次性给予5000元创业扶持补贴;对创业地在贫困县的,补贴标准提高至1万元。

  八是促进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或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小微企业或社会组织,按照2000元/人的标准给予带动就业补贴,并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九是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和兜底保障。对建档立卡农村家庭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咨询全覆盖、就业培训全覆盖、就业推荐全覆盖”,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对离校后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优先开展实名登记和就业帮扶。加强困难毕业生的兜底保障,对残疾、享受城市低保、属于城镇零就业家庭或登记失业连续12个月等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鼓励各地在机关事业单位或经营性单位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就业,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

  十是优化就业服务。对延迟毕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相应延长报到接收、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2年或转入生源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用人单位考试、录用,落实工作单位后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持续开展线上招聘服务,加大岗位信息、职业指导、网上面试等服务供给。支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线上招聘活动,按照招聘会服务人数、成效和成本,给予一定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记者/刘琴 原文编辑:覃柳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