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22年,力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2%以上
■ 选育10个以上现代种养业突破性新品种,研发100项以上农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 培育建成1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新增建成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 每年选派500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三农”
本报南宁讯 (记者/李新雄)为推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和“三农”高质量发展,我区近日出台科技强农八大工程实施方案,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通过组织实施八大工程,抢占农业高新技术制高点,利用3年时间力争全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2%以上。
聚焦产业发展、聚焦实际应用、聚焦农民需求是方案的一大亮点。按照“抓基础、破瓶颈、建平台、推转化、促融合”的要求,明确了八大工程的具体内容:一是现代种养业创新工程。围绕水稻、玉米、糖料蔗、百香果、食用菌、生猪、奶水牛、罗非鱼、松树等优势特色种养产业,选育10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二是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工程。围绕自治区重点发展的水稻、糖料蔗、油茶、茶叶、香蕉、肉牛肉羊等优势特色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突出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到2022年突破1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智能化生产加工装备。三是重大动植物疫病科技应急工程。瞄准动植物重大疫情疫病,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应急专项,着力突破一批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关键核心技术,将柑橘黄龙病控制在2%以下,罗汉果根结线虫病和百香果茎基腐病控制在5%以下,香蕉枯萎病控制在8%以下,葡萄霜霉病控制在10%以下。四是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辐射工程。按照“一区一主题、一区一主导产业、一区一平台”的功能定位,重新认定和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提升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到2022年,培育建成1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新增建成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择优建成50个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五是县域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工程。推动科技成果下沉县乡村,选择10个以上主导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创新驱动工作基础好、科技管理能力强的县域,建成“一县一业”科技推广应用先行先试示范区,打造县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六是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工程。以县(市、区)全产业链开发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打造一批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创新型县(市、区),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成立县域科技领导小组,鼓励独立设置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七是广西星创天地提质工程。依托农业科技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载体,优化建成100家以上广西星创天地,其中培育建成50家以上国家级星创天地;培育300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1万名以上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创新创业,提高乡村产业科技支撑水平。八是科技特派员下乡工程。加大人才下乡、科技下沉、服务“三农”力度,每年选派5000名以上的科技特派员到县、乡、村提供技术服务或开展创新创业,深入巩固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机制。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