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南宁市开展制造业发展攻坚突破年活动
2020-03-30 13:07:45来源:南宁日报编辑:骆秋妤责编:胡晓萌

  南宁市近日召开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提出要把强工业作为强首府的首要任务,按照自治区开展2020年制造业发展攻坚突破年活动的工作要求,于2020年在全市开展制造业发展攻坚突破年活动,以项目建设和企业培育“八个一批”为重要抓手,实现工业发展空间、产业链招商等“七个突破”,全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强首府战略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克服不利因素影响推动工业生产企稳回升  

  会议总结了2019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产业链精准招商,全年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8个,数量为近三年之最,总投资525亿元;新动能不断集聚,列入自治区“双百双新”工业项目31个,其中瑞声科技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合众、天际新能源汽车等标志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区首创技改创新与金融创新互动“南宁模式”,“投贷补”联动促全市技术改造项目数量超过前两年总和;狠抓企业培育,新建投产入规企业达到85家,数量创历史新高……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工信系统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努力扭转工业经济下行局面,推动工业生产企稳回升,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夯实了基础。 

  合力攻坚强工业“八个一批”助力稳增长  

  20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强首府战略的重要一年。会上明确,全市要把强工业作为强首府的首要任务,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集中力量抓投资、抓项目、抓服务,以项目建设和企业培育“八个一批”为重要抓手,推动一批重点园区开展土地收储工作,精准实施一批产业链项目招商,推进在建68个强首府工业项目加快建设,推动百家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建设和引进一批新型创新研发平台,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再上新台阶,扶持一批本地企业发展壮大,培育百家企业上规入统。 

  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市经济带来了较大影响,全市上下将合力攻坚,按照全年目标不变的要求,从一季度开始发力,加快落实各项援企惠企政策,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服务,努力实现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良好开局和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七个突破”构建现代工业新格局   

  今年我市还将抓好工业发展空间、产业链招商、项目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融资规模和企业培育“七个突破”工作,全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抓工业发展空间突破方面,从加大工业用地储备力度,推动园区合作共建、全面开展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盘整工作等方面着力。 

  抓产业链招商突破方面,落实“三企入桂”部署、狠抓重点产业招商、加强产业招商研究分析、大力开展“以商招商”、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以乘用车、皮卡车为主的整车企业作为产业链招商重点,重点围绕合众、天际两个新能源整车项目,引进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电机电控、轻量化材料等零部件项目。高端铝产业重点围绕航空交通铝合金应用领域,针对南南铝等龙头企业和汽车轻量化等项目上下游开展招商,拉长高端铝产业链。  

  抓项目建设突破方面,从推进工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工、推进“双百双十双新”产业项目、全面组织实施“5个50”重大项目等3方面抓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力争南宁市有更多项目列入自治区50个“双百”项目、50个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重大产业项目、50个新兴产业重大项目、50个轻工产业重大项目、50个产业园区标准厂房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抓技术改造突破方面,加大力度推进“投贷补”联动,继续实施“千企技改”工程,力争全年推动3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其中投产项目100项,培育发展一批行业“小巨人”和高成长性企业。 

  抓技术创新突破方面,今年力争培育瞪羚入库企业15家、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研发平台15家,力争引进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5家。  

  抓融资突破方面,进一步发挥国有平台公司对工业项目的引导作用,降低企业融资担保成本,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金融惠企政策;抓企业培育突破,抓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实施“一企一策”,力争新增产值超50亿元企业1家以上,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3家以上;抓新建企业入规,全年力争新建入规企业100家以上。 

  本报记者韦静通讯员吴保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