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由青秀区长塘镇青龙江艺术团表演的《平安芭蕉龙》。 (卢伊琳 摄)
芭蕉龙队在2019年青秀区“三月三”活动中参加巡游。 (刘绵尧 摄)
一条由芭蕉树制作而成的绿色巨龙,一支特有的民族“八音队”,一群穿戴着芭蕉叶编织服饰(尖角头巾、披肩、草鞋、短裙)原始打扮的村民,他们踩着古老的师公舞步,踏着“八音”,舞动着双手擎起的巨龙,刚柔并济,时而上下翻滚,时而扭动身躯,变化多样,甚是精彩。
这就是广西壮族独特的芭蕉香火龙。青秀区长塘、伶俐、南阳、刘圩4个镇,每逢节庆,当地壮族群众就会挥舞着身披芭蕉叶、插满香火的“芭蕉香火龙”(以下简称芭蕉龙)在街上翻腾。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条插满“香火”的青龙在青秀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舞芭蕉龙历史悠久
舞芭蕉龙在楞仲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重要的传统习俗,也是时下青秀区节庆活动保留节目之一。
楞仲坡位于青秀区南部,是一个有1000多人的村落,村子周围种满了芭蕉树。芭蕉是灾荒时可充饥救命的南方特有植物,树干笔直,霜打火烧心不死,寓有耿直专心的精神。青秀区长塘镇青龙江农民艺术团团长周建孟向记者介绍,芭蕉龙据传是人们对龙在天旱时舍身变芭蕉救民之举的感恩情结体现。相传300年前,长塘镇一带大旱,在当地修炼的南海龙王太子巴龙化身芭蕉林,供缺粮的百姓摘蕉叶、剥蕉秆充饥度过灾荒,不料反被玉帝责罚。长塘镇的百姓得知后,集体以芭蕉叶为衣,起舞告天为巴龙请愿。有一年正月十八,长塘镇上空雷鸣电闪,接着倾盆大雨,长塘湾漂来许多芭蕉树,其中有个木刻的笑佛栩栩如生,大水冲了几天都没冲走,人们认为是巴龙显灵,就把它立为土地神供奉,视为菩萨。之后,逢年过节特别是农历正月十八,当地人就会用芭蕉叶扎龙插香,在田间地头舞芭蕉龙纪念巴龙并祈福。
非遗文化代代相传
长塘镇楞仲村壮族芭蕉龙队由楞仲坡农民组成,他们白天劳作,晚上排练到深夜。
楞仲坡芭蕉龙队舞的是一公一母两条龙,公龙肚子为红色,脊梁用枯黄的芭蕉叶扎制,绿中带黄,看起来威风凛凛,母龙则为纯绿色。周建孟向记者介绍,楞仲坡的芭蕉龙是原生态的,不管是舞龙所用的龙身和引珠,还是队员身上所穿的衣服,全是芭蕉叶做的,连鞋子都是现编的草鞋。
芭蕉龙深受当地村民喜爱,李芬玲从外地嫁到楞仲坡后加入芭蕉龙队至今已近十年。春暖花开,芭蕉树又冒出了新芽,李芬玲忙着砍芭蕉叶,准备扎龙。往年村里都会扎龙、排练,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家已经很久没有排练了。但李芬玲依然坚持传承扎龙这一非遗文化,还制作一些舞龙道具。
楞仲坡芭蕉龙队舞出了名气,逢年过节或重大喜庆日都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与其他原生态民间民俗活动一起为亲朋好友以及远道而来的客人摆下一道民俗盛宴。
楞仲坡村民一般10岁左右开始学习舞龙,有些甚至更早,男女都教习。楞仲坡还对芭蕉龙进行了改革创新,由原来的九节龙身改为七节龙身,使得舞龙队员舞起来更轻便灵活。
“学习芭蕉龙的人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年轻化。现在龙队中已经有1000多名学员了。”作为芭蕉龙的传承人,将这门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是周建孟最大的心愿。记者了解到,目前长塘镇将芭蕉龙表演、制作班开进校园,作为学生的课外兴趣实践课,进一步拓宽芭蕉龙传承人的来源范围。周建孟作为长塘镇中心学校的编外老师,每周都去教学生舞芭蕉龙和制作芭蕉龙。近年来,上林、马山、良庆等地不少村屯也邀请楞仲坡的芭蕉龙队到当地去表演和教授。
芭蕉龙焕发新生机
芭蕉龙在青秀区的繁荣,得益于青秀区相关部门对这一名片的有效开发和保护。
随着青秀区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逐渐意识到利用芭蕉龙打造该城区的文化、旅游新名片的重要性。2005年以来,青秀区成立了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挖掘保护民族民俗优秀文化遗产的工作力度。同时还召开了“保护壮族斗竹马、壮族芭蕉香火龙活动,打造青秀区文化品牌”专题会议,明确提出芭蕉龙、壮族斗竹马是青秀区特色文化的重点,要全力挖掘、整理、保护和弘扬。
2010年,壮族芭蕉香火龙舞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12年,青秀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芭蕉香火龙之乡”;2013年,青秀区成功举办了中国(南宁·青秀)舞龙展演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评奖活动;2014年,青秀区被文化部命名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青秀区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尚元素,让传统技艺焕发了新的生机。青秀区文化馆馆长彭志伟介绍,从2017年至今,青秀区连续3年举办国际舞龙邀请赛,比赛结束当天还举行包括芭蕉龙在内的非遗项目环南湖巡游活动,此外,每年定期开展青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商圈、进社区等活动。
目前,青秀区初步开发楞仲坡芭蕉龙头、龙身、龙尾、龙衣竹编、草编、芒编等相关民间制作工艺产品,进一步弘扬原生态龙文化,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李静 通讯员刘慧 余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