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琳 通讯员 梁 萍 王华新 文/图
广西油茶在泰北“金三角”地区成功替代罂粟以及与越南合作取得成效的情况,在本报和国内主流媒体,以及东盟华文媒体广泛传播后,受到有关部门和外国同行的高度重视。记者就此采访了广西林科院副院长、油茶科研团队负责人马锦林。
记者:广西油茶在泰北“金三角”地带成功替代罂粟,已经走过10多年历程。请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实施背景。
马锦林:泰国、老挝、缅甸三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区在历史上是罂粟种植区,是世界毒品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20世纪90年代,大毒枭坤沙与泰国政府和解后,泰北农民开始在生态恶化的山地上种植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不高,勉强自给。他们也尝试种植水果、咖啡、大豆等经济作物,无奈山高路远,难找客商前来收购。泰国皇室诗琳通公主在与中国驻泰国大使接触中了解到,油茶具有保持水土资源和增加经济收入的双重价值。之后,她一再到广西考察,大力推动引种中国油茶。
泰国皇家猜帕塔纳基金会2005年向中国外交部提出“金三角”地区油茶替代罂粟种植计划,我国外交部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由广西林业局(原广西林业厅)委托广西林科院具体与泰方对接实施。此后,广西林科院先后向猜帕塔纳基金会赠送三批岑软系列油茶良种(共计2500公斤种子和42000株苗木),同时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完成油茶造林8000多亩。造林7-8年后,油茶林进入盛果期,当时茶籽产量曾达到广西同等水平。
之后,由于培育技术水平低、管理粗放、投入不足等原因,茶籽产量急剧下降。为解决当地油茶林产出效益低的问题,巩固油茶替代罂粟种植的前期成效,2017年广西林科院依托国家林草局东盟林业合作研究中心向外交部申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项目(下简称澜-湄项目),获得立项支持。油茶替代罂粟项目有了新平台支撑,中泰油茶交流更加紧密,互动更加频繁。同时,这一澜-湄项目按计划也在越南实施,深化了中越油茶合作。
记者:“金三角”地区油茶替代罂粟种植计划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项目先后实施,主要取得什么成效?
马锦林: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油茶种植区域从亚热带成功南移到了热带。油茶在温度更高的泰国生长更快,结实更早,部分树木可一年两收,油茶籽品质和含油率与广西没有明显差别。据泰方介绍,“5莱”(约合12亩)油茶林的干籽最高年产量曾达到947公斤,但是这样的产量维持时间不长。澜-湄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筛选出了一批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油茶优良单株,指导当地农户利用这些优良单株开展种苗繁育和低产林改造,为泰国油茶林产量提升和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油茶替代罂粟逆转了“金三角”生态恶化状况。罂粟种植地力消耗大,土壤养分下降快,种植罂粟的山民需不断砍伐森林开垦新地,致使当地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自从种下油茶等经济林木,泰北山区植被得到恢复,生态逐步好转,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一致认可。现在,油茶基地及其周边一带,很难看见成片裸土了。
三、油茶替代罂粟帮助泰北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泰国引进中国油茶在皇室土地上种植,油茶成活后按每户“5莱”(12亩)面积分给当地村民管护,每月由基金会付给管护人1250泰铢报酬。油茶有收成后,再按每公斤茶籽25泰铢回收。这套固定报酬与浮动收益相结合的扶持机制,使油茶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稳定收入和新的经济支柱。
四、中国油茶成为“一带一路”南向通道的亮丽风景。原本不产油茶的泰国,皇家机构与中方合作开展油茶种植和茶油研发,已经生产出茶油系列产品。油茶替代罂粟在泰北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赢,对于“中国油茶”“中国项目”“中国专家”,当地群众有口皆碑。广西日报记者随广西林科院油茶团队前往泰国现场调研后,于2019年5月26日广西日报头版头条重点报道,引起国内外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影响力大的华文媒体纷纷转载,吸引更多东盟国家专业团队到访泰北山区。据介绍,一年有数千到访者,无不留下深刻印象和良好评价。同时,到访广西参观油茶基地、考察茶油加工、学习取经、寻求合作的东盟国家访客也越来越多。
记者:油茶替代罂粟种植计划和澜-湄合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
马锦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项目实施年限过短,缺乏稳定持续的资金支持。2005年中泰合作实施“金三角”地区油茶替代罂粟种植计划,项目完成之后,后续服务一度中断。由于缺乏技术指导,泰北油茶基地总体上还是粗放管理,平均单产较低,亟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到了2017年,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启动,“金三角”地区两个油茶基地重新得到广西专家的技术指导和相关支持,在产量提高、品种选育、产品加工等方面渐见成效。为期两年的澜-湄项目结束后,科技支撑怎样连续跟进又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合作渠道有待拓宽。目前项目主要与泰国皇家猜帕塔纳基金会合作,当地政府和其他企业的参与度较低,油茶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亟待进一步拓宽渠道。
三是东盟国家茶油生产和出口潜力大,尚未建立面向中国的稳定销售渠道。目前东盟国家茶油消费量较低,但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发展油茶产业具有优越条件和广阔空间。随着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和种植技术提升,下一步泰、越等国有望具备规模化的茶油出口能力。目前我国食用油自给比例约占1/3,另外2/3需要依赖进口。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油茶产业方面优势互补,合作空间十分广阔。
记者:作为油茶科研团队领头人,您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油茶产业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有什么建议?
马锦林:我们的建议主要有三条。
一是建议继续安排油茶澜-湄项目二期给广西林科院,让需要较长周期持续实施的油茶替代罂粟项目大见成效。
二是建议开辟政府层面的合作管道和机制,引导更多的泰国和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进一步拓展泰国油茶产业的发展空间。
三是建议未雨绸缪,搭建管道和平台,让泰国、越南生产的茶油及相关产品更便利地出口到中国市场来,填补我国食用油缺口,增强粮油安全保障。
四是建议将广西油茶种植的经验和模式进一步推向老挝、缅甸,特别是靠近泰北的“金三角”地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