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广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春耕生产
2020-03-04 09:49:17来源:广西日报编辑:骆秋妤责编:赵滢溪

  饶珠阳 邓蕾雅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多措并举,应用新建成的春耕备耕生产调度大数据平台推动春耕生产;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强化对广西农业生产态势分析研判,准确采集掌握春耕备耕的数据,并对农产品稳产保供给、促销助脱贫,以及涉农企业复工复产等信息进行监测,指导全区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尽力化解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冲击。

  A 稳产保供及时对接

  “连日来,荔浦市1500吨砂糖橘和沃柑因集中上市卖难,崇左市那隆镇1000吨台湾蜜丝枣因无人收购卖难,武鸣里建农场750吨沃柑因运输受限卖难,玉米饲料原料运输难等问题都已跟进,正逐步得到解决。”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处长韦斌华介绍。“广西稳产保供对接平台”上线开通以来,截至2月27日上午11时,共收集到因受疫情影响带来的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复工复产等问题930条,买难、卖难、生产难,复工复产、找物流等问题得到针对性跟进与帮扶。

  为及时掌握、协调、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系列农业生产问题,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联合平安智慧城市开发了春耕备耕生产调度大数据平台。全区各地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手机端扫描二维码登录平台,并根据自身情况简单填写和点选因受疫情影响带来的问题,1分钟即可完成信息录入上传填报;全区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指定1名信息员负责平台管理及信息监控,实时查看辖区内问题分类、区域、原因分析及发展趋势等统计分析情况,及时提供反馈给当地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南宁市武鸣区应对沃柑卖难问题,实行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加快本地电商建设,引导本土电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户等260多个市场主体加入“壮乡网圩”产业联盟,打造“壮乡网圩”主导品牌销售主渠道,并和国内知名大型电商平台牵手合作,同时出台了电商补贴政策。目前,武鸣区有电商1000多家,运单数不断增多,线上平台更加活跃,预计线上沃柑销量可达总产量的10%。

  通过“广西稳产保供对接平台”收集到玉林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难、复工复产难等问题后,玉林市农业农村部门精准施策、主动作为,建立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安排一名处级干部联系两家企业,每家企业安排一名科级干部作为联络员,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农业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保障农业全产业链正常运行。近半个月来,玉林市共为农业企业协调解决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运输11万吨、饲料产品运输13万吨,帮助企业销售鸡苗1000万羽、家禽600万羽、生猪13万头、蔬菜水果200余吨。

  B  生产调度全盘激活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按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引导农民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动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生产双赢。

  广西农业大数据在“一张图”上得以汇集、归整、筛选、分析与提取——广西春耕备耕生产调度大数据平台实时汇接农业全产业链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农业灾情监测、农产品价格采集等业务系统;对接3300多个农资经营主体;汇集100多万条畜牧农情、畜禽产品市场流通、生猪监测等数据,以及12万条水稻、马铃薯、食用菌和旱地作物的种植品种等相关数据,2000多种农业病虫害图片样本和防治知识的数据库、知识库。各类分析报告按周、月、季度、年度向社会公布,正常时期每周一简报,疫情特殊时期每天一通告,激活了全区农业生产调度一盘棋。

  近日,广西美吉食品科技公司的外包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将一袋袋螺蛳粉装箱、打包,装运上车,一切井然有序。自2月1日复工以来,该公司3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每天平均生产近6万袋螺蛳粉,力争做到防疫不误生产、减员不减产量,确保各项订单任务及时交付。在广西鸣鸣果园,几十个工人戴着口罩、提着果篮,拿着果剪,穿梭在橘海里,几十万公斤果装车销售到南京。目前鸣鸣果园沃柑销售量近150万公斤,最多每天销售60吨。截至2月27日,全区各县农业企业10182家,复工8920家,复工率87.6%,形势喜人。

  C 春耕春种不误农时

  “用数据说话、用数字分析,大数据管理平台以‘快、准、齐’实现逐县调度,它渗透和覆盖全区农业农村各个领域。”广西农业信息中心主任吴炳科说。

  广西农业大数据App聚集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综合等4大类37项数据,引入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农业数据资源智能检索、农作物物联网识别应用,组建了产业扶贫、农产品单品种等6大专项数据库。同时,广西还开发出30多个农业信息应用系统,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服务。

  农业新媒体发展给力春耕生产发展。继广西农业农村信息网、广西农产品贸易网之后,广西农业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成为广大农民朋友获取春耕生产信息的新宠。大数据平台上的农业应急指挥调度视频管理系统,以非接触方式,统一部署农机化作业工作。当前,各地协调好农机具、零配件和油料的储备供应,并广泛运用网络等媒介发布春耕备耕技术信息,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确保春耕农机安全生产。同时,大数据平台优化了传统监测统计、物联网、互联网渠道采集的数据并展现,让粮食生产行政责任首长、“菜篮子”负责市长随手调阅与参考。

  平台大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广西春耕旱地作物1566.55万亩,同比快195.26万亩;早稻浸种197.32万公斤,育秧2.3万亩,同比多2.12万亩。全区农用物资储备已超八成,早稻杂交稻种已备1445.58万公斤,春玉米杂交种已备925.11万公斤,氮磷钾肥已备258.8万标准吨,农药、农膜分别已备1.76万吨和1.82万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