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学俏 通讯员 黄 山
“此日翻身生活好,建房感谢党恩情。”这是前段时间记者到上思县十万山瑶族乡渠坤村上寺屯走访时,看到该村村民黄宣轩新家的对联,今年春节,他家住进了新的自建房过新年。
黄宣轩一家7口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上思县采取扶持生产、转移就业、危房改造、教育资助等措施对其进行精准帮扶。仅剩危房改造这块难啃的“骨头”,只要住房落实了,他们也就脱贫了。
黄宣轩家的老房子是一间由瓦片屋顶、土坯墙组成的两房一厅。“我出生以后就一直住这里了,我今年已经30多岁了,这房子很有年头了。”黄宣轩说。
黄宣轩的母亲乐绍花是残疾人。“房子年久失修,平时下点小雨漏水还算小事,如果碰上台风或暴雨等极端天气,那后果不堪设想。”黄宣轩说,“所以很担心家人的安全。”
渠坤村第一书记吴天明介绍,一直以来黄宣轩家的危房改造问题之所以难解决,在于没有合适的地块建新房。
上思县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南屏瑶族乡党委政府考虑到他们一家情况特殊,曾动员他们搬迁到渠坤村安置点,但当时他们拒绝了。后来他们提出搬迁要求时,安置点已没有房源。
要改善居住环境,只能走自建住房的路子。黄宣轩一家居住的老房子是其父三兄弟的祖屋,要拆除重建,叔叔们认为不合适。而黄宣轩的自留地大多是山地和耕地,也不适合建房。经过再三考量,南屏瑶族乡党委政府和渠坤村两委班子希望通过置换土地的方式,帮他们取得建房用地。
近两年来,为了黄宣轩一家建房子的事情,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轮番上门做他叔叔们的思想工作,去年7月,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黄宣轩的叔叔们终于点头,同意置换。9月,房子基本建好,黄宣轩一家被认定成功脱贫。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