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2019年南宁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
2020-01-15 09:51:14来源:南宁日报编辑:骆秋妤责编:赵滢溪

  首府持续抓工业补短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南宁市财政收入首破800亿元,二产税收增收对全市税收增长贡献率达72%

  新年伊始,喜讯传来:作为经济发展形势的“晴雨表”,2019年南宁市实现财政收入800.69亿元,首破800亿元大关,增长6.3%,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而对全市财税增长贡献最为突出的是第二产业,二产税收增收对全市税收增长贡献率达72%。财政收入量增质优、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强工业成效不断凸显……一系列闪耀的“成绩单”,擦亮了南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底色”。

2019年南宁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

  一系列闪耀的“成绩单”,擦亮了南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底色”。记者黄维业摄

  践行新发展理念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这是南宁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创造性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持续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的结果。

  这是南宁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盯住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不放松,创造和发挥比较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强二扬三优一”,不断壮大三大重点产业的结果。

  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南宁正拿出非常之策、使出非常之力、推出非常之举,扎实推动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开好局、起好步,加快打造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真正让首府南宁全方位“强”起来。

2019年南宁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

  南南电子汽车新材料精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智能生产车间。记者潘浩摄

  财政收入质量优非税收入成色足

  一滴水里观沧海。透过财政“账本”,可以感受到首府经济的发展脉络——

  一方面,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9年全市财政收入规模跃上新台阶,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增长6.3%。

  “2019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加上国家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政策性减收因素不断加大,南宁市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广西财经学院教授李顺明评价说。

  另一方面,非税收入比重降低,财政收入质量更优:2019年南宁市非税收入完成99.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6.88%,在政策性减税数额较大的情况下,占比仍稳中有降,比全区平均占比低近10个百分点。

  这一升一降间,彰显出南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劲与活力。近年来,从“六个如何”的思考,到“六个着力”的提出、“六大升级”工程的实施,再到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做好“六强”重点工作,南宁市深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部署,坚决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向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迈进,久久为功、厚积薄发,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从而为全市财政收入“总盘子”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筑牢了根基。

  逐年递增的数据便是佐证:近年来南宁市财政收入规模不断跃上新台阶,连续突破600亿元、700亿元,2019年实现收入800.69亿元,再次实现新跨越。

  制造业税收增长幅度达31.74%

  刚刚过去的2019年,南宁市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工业基础不断夯实,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加速转型,为全市财政收入质量的提高形成了强有力支撑。

  税收收入是南宁市财政“钱袋子”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产业税收增收已成为支撑税收收入整体增长的主要支柱。2019年第二产业税收增收对全市税收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2%,增长17.78%。其中,制造业税收更是实现了高速增长,2019年制造业实现税收收入133.14亿元,增长幅度高达31.74%。

  “这充分说明,近年来南宁市坚持‘二产补短板’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三大重点产业,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逐步释放,相信随着强首府战略的逐步落地见效,这些新兴产业对于未来财政收入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南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谭彦红如是表示。

  经济向好是税收增长“密码”。谭彦红认为,工业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反映出南宁市工业基础日趋向好的态势、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在进一步增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