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2019年广西公安110热线共接到报警856.7万个
2020-01-09 10:47:04来源:人民网编辑:骆秋妤责编:石丽敏

2019年广西公安110热线共接到报警856.7万个

发布会现场。蓝方宜摄

  人民网南宁1月8日电(吴明江、实习生蓝方宜)2020年1月10日是全国第34个公安“110宣传日”,为进一步动员和发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关心和支持110工作,进一步动员和发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公安110建设,进一步动员和发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提高公安110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1月8日上午,广西公安厅在4楼会议室召开“110宣传日”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重点介绍了110报警服务台建设不断完善、智慧110建设取得新成效、警情数据牵引警务实战的服务支撑作用大大增强、金牌110团队品牌建设持续推进的工作成效。据统计,2019年,广西全区公安指挥中心共接到报警856.7万个,调度警力189万人次,现场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48万人,帮助寻找走失人员4.1万起,制止噪音扰民29万起,服务群众求助31.6万起,为群众调解各类纠纷16.2万起,处置交通警情57.5万次。公安110快速接警和有效处警,已经成为公安机关服务群众最直接有效的窗口和途径。根据自治区统计局最新统计通报,2019年全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7.1%,再创历史新高。

  2019年以来,广西公安110报警服务台建设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全区89个110报警台(其中地市13个,县级76个)的服务规范和平台功能建设,健全完善重大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完善省市县三级公安指挥中心等级评定制度,强化110报警服务工作质量的督查,确保110能够快速有效处置广大人民群众的报警和紧急救助。“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运用初见成效,110接处警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报警方式日趋智能化、多元化。全区已经建立互联网违法犯罪线索举报平台,短信报警已经覆盖全区,微信报警正稳步推进,南宁、桂林实现110移动APP警务派单,柳州建立了110视频报警,钦州率先在全国建立首个110微信报警。

  与此同时,广西坚持在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全力打造金牌110接处警团队。充分依托指挥先行、情报先导、信息引领的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快速有效调集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资源,为警情处置提供强大的支撑,稳步提升警情处置质量和效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2019年以来,广西各级公安指挥中心涌现出许多模范团队、个人和生动典型,其中,河池市公安局金城江分局指挥中心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成功打造“姚瑶灵”女子金牌接处警团队;贺州推出“丽警官110”,对群众遇到的警情进行解剖警示宣传,利用警情数据为人民群众提供预警防范服务;桂林市公安局110接警员用60分钟暖心通话,成功劝导、并挽救了一个花季少女,110就是人民群众身边的保护神。

  为解决极其有限的警务资源与解决人民群众需求所需资源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公安部、区公安厅高度关注和重视非警务警情分流工作,要求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分流模式和渠道,2019年,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共同支持努力下,广西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通过政府服务热线12345、警企合作等途径实现报警事项分流约20%,同时,部分地市已经开展打击骚扰警情专项行动,切实为公安机关和民警减负,以更加高昂的的战斗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下一步,广西将进一步加强大数据+110建设,建立完善智能化、立体化、多元化的报警方式,拓展互联网报警、移动报警、微信报警、可视化报警等报警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强有力的安全保证。不断拓展可防性警情的防范力度。加强警情大数据分析研判,研究群众普遍报警求助和反应较多警情产生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公安机关打防管控工作,针对可防性警情提出防范意见和措施,更好的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

  进一步加强12345+110联动,不断拓展非警务警情的分流渠道。紧密联动12345政府服务热线,加强平台、机制、数据对接,尽量将非警务警情有效分流,切实为基层民警降压减负,依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解决渠道。

  进一步加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110建设,加大110宣传力度,加大警企联动和社会治理志愿者联动,让更多公益企业、社区群众一起加入进来,共同推动社会治安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完善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

  进一步加强实战化+110建设,不断拓展提高警情处置的实战效能。积极改革创新警务管理模式,以快速、高效处置为目标,提高接警和处警响应速度和实战效能,建立警务跟踪处置制度,及时有效处置各类报警和救助,将110打造成为人民信赖、群众依靠的“保护神”。(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