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骆秋妤 通讯员 黄柳波):近日,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东兴市,因2019年在信用监管领域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工作成效显著,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东兴行政审批窗口 摄影 李佳鑫
2019年全国获得督查激励的地方有213个,其中广西有10个单位受到督查激励。东兴市作为2019年度全国19个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成效显著的地方之一,将在2020年获得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将被优先选为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企业年报制度改革、社会共治、企业信用风险监管、大数据监管、信用修复等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试点地区,并在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认定中优先给予支持。
近年来,在广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牵头指导下,东兴市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在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上有实绩。东兴市依托广西协同监管平台“双随机”系统,推进“互联网+监管”,对近千家企业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实现检查结果公示全覆盖。
东兴市强化信用监管,在增强企业活力上办实事,将全市市场主体划分为7个区域,主动指导企业按时公示信息。2019年,东兴市企业年报率94.31%,个体年报率87.73%,农合年报率95.86%。
东兴市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将政府部门履职产生的724条行政许可、314条行政处罚、1100条抽查检查信息归集到企业名下并向社会公示;将企业诚信经营、质量生产、年报信息等内容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引导企业合法诚信经营,以信用促进东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兴市施行审慎监管,在服务企业发展上显实干。2019年,东兴市共办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68户,个体工商户29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户。东兴市坚持简政放权,在市场准入“宽进”上出实招。
在释放商事制度改革红利的过程中,东兴市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手续,实行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审核合一、一人通办”“一网贯通”服务,将原来企业登记注册、印章刻制、税务发票申领等三个环节七个事项的办结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
东兴市探索监管手段,在实施外国籍自然人经营户登记管理上见实效。广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在东兴市探索边民互市互利新模式,指导东兴市开展外国籍自然人经营户登记试点,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出台实施《东兴市外国籍自然人经营户登记管理办法(试行)》《越南籍自然人在东兴市经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允许外国籍自然人在东兴市申请工商登记注册从事投资经营,提供了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沿边开发开放的经验和模式。截至目前,东兴市共登记注册外国籍自然人个体经营户128户、注册资金1.52亿元、从业人数3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