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 激荡开放发展“大江大河”

2019-12-12 16:56:37 | 来源:南宁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韦静  

 今年11月初,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盟保险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东盟保险服务中心)成功承保光大越南芹苴垃圾发电项目运营险,为该项目顺利投产运营提供保险保障。   

这是东盟保险服务中心今年9月在南宁五象新区揭牌、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以来,拿下的首单落地的海外业务,也是今年以来南宁市紧紧抓住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重大发展机遇,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持续推动“南宁渠道”升级,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让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取得的又一务实成果。  

 如今,中国—东盟金融城内,金融“活水”奔流不息,释放出强大的动能,激荡起了发展的“大江大河”,进一步服务和辐射带动全区经济发展。  

 金融“活水”保障 助力项目顺利建设投产  

 光大越南芹苴垃圾发电项目是光大集团首个海外全产业链环保项目,也是越南第一座投产的现代化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在建设标准、技术工业、商务模式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标准。该项目的顺利建设、投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助力。  

 “针对该项目,东盟保险服务中心提供了从方案设计、当地出单、再保安排到属地服务等符合国际标准的一站式跨境保险服务解决方案,为项目的投产运营保驾护航,也为推动当地清洁能源行业发展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贡献了一份太平力量。”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盟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太平财险广西分公司总经理王渺介绍。  

 她表示,东盟保险服务中心作为中国太平与自治区人民政府新一轮全面战略合作的第一项重要务实成果,也是国内保险企业在广西设立的第一个区域性总部,标志着中国太平在广西拓展业务布局和加快创新发展迈向了新的起点。而南宁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和多重政策优势,也将助力东盟保险服务中心为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居民提供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的保险保障服务。  

 金融机构集聚 中国—东盟金融城显山露水  

 11月22日,中国银行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支行(以下简称中银南宁片区支行)落户中国—东盟金融城并揭牌,这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揭牌以来,首家以南宁片区命名的金融机构;12月2日,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乔迁至中国—东盟金融城,今后将更多聚焦民生服务事业并支持养老健康产业发展,解决好老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的民生问题;12月3日,招商银行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五象支行在中国—东盟金融城开业运营,这是首家以南宁片区命名的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  

 随着金融机构和各类金融要素加速集聚的态势越发明显,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国—东盟金融城开始显山露水、发挥作用,积极构建起良性互动的金融生态圈。  

 根据市金融办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新增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的金融机构(企业)达36家,占总入驻企业的63%,累计达到57家;各金融机构率先开展各项金融创新业务40多笔,金融领域改革成效初显。  

 如中银南宁片区支行开业当天,即完成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首笔“中越通汇达”业务落地,实现了境内进口商使用跨境人民币进行付款结算,并通过越南代理行兑换越南盾转汇至越南非边境地区出口商,实现了境内进口商希望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意愿,满足了客户实际需求。 

  开放步伐加快 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政策东风浩荡,让南宁市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不久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实施强首府战略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六强”重点工作要求,“强金融”为其中之一,把金融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国—东盟金融城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承担着引领提升全区金融业开放水平的重任。”市金融办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市将持续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加大筑巢引凤力度,全力以赴抓金融业招商。重点加强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开放合作,推动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创新,加大先行先试力度,着力打造完善一批重要金融开放平台,加快完善金融市场开放体系,加速各类金融要素集聚,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  

 世界500强企业也对南宁乃至广西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盟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太平财险广西分公司总经理王渺表示,中国太平也将广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与中国太平的国际化经营优势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持广西打造保险创新综合实验区、加快建成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南宁市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更好地服务和辐射带动全区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