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让传统天琴在新时代持续发光 ——访天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秦华北

2019-11-05 16:11:02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韦秋羽):“每一把天琴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制作天琴的葫芦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手上这把,就是一把扁葫芦款的低音天琴。”近日,天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秦华北一边制作天琴一边说道。

  秦华北是天琴制作技艺传承人,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天琴艺术,是远近闻名的“八指天琴”大师。之所以如此称呼,也是因为秦华北曾痴迷于制作天琴而被锯断了两根手指,缺少两根手指的秦华北,同样能够制作出品质上佳的天琴,并且将天琴弹奏得维妙维肖。

让传统天琴在新时代持续发光 ——访天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秦华北

秦华北正在制作天琴  摄影 韦秋羽

  天琴,壮语也称“鼎叮”,其音域宽广、音色圆润、节奏明快,深受壮族群众喜爱,被誉为继铜鼓之后壮族的标志性乐器之一。

  天琴文化是壮族文化的精髓之一,但是由于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文化旅游开发起步晚等因素,天琴艺术发展传承处于尴尬境地。现如今,天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备受关注。

  秦华北作为“天琴大师”、天琴文化传承保护者之一,与一群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天琴文化爱好者、文化工作者共同为天琴文化传承保护努力。如呼吁在天琴发源地——崇左市龙州县修建一个天琴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集中展示天琴的历史文化,成为天琴教学基地以及天琴文化的创作演艺基地。秦华北说:“要以馆涵养天琴、以馆展示天琴的魅力、以馆丰富天琴的内容、以馆传承壮大天琴历史文化。”

让传统天琴在新时代持续发光 ——访天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秦华北

天琴与天琴工艺品 摄影 韦秋羽

  天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天琴乐器的制作和研发。秦华北作为天琴制作大师,历年来苦心钻研,不断创新,努力使天琴更加融入现代音乐潮流中。

  “我现在每天加班到12点,调音工作最费心神,需要一点点去修正,有时候夜里安静的时候才能好好调音。而且不同的葫芦有着不同的设计灵感和不同的调音手法。”在只有4、5平方米的私人作坊内,秦华北认真研制手上的新式天琴,他说:“这是我最近研究的一个新款式,电音版的,当初我在想这个款式的时候,晚上睡觉,梦里都在研究怎样融入电音元素。现在天琴也要融入年轻人的圈子里,跟上潮流。目前我除了偶尔去学校授课外,一直在研究新样式,我现在就想好好做我的天琴。”秦华北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坚守、创新、精益求精,体现了匠人精神。

让传统天琴在新时代持续发光 ——访天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秦华北

秦华北正在为天琴调音  摄影 韦秋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