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文旅融合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增辉

2019-10-17 10:11:48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文旅融合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增辉

  承载桂林千年历史记忆的名楼逍遥楼在漓水之畔再现,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增添了一座历史文化新地标。图为逍遥楼夜景。

文旅融合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增辉

  10月1日,桂林市举办万人“同吃国庆面 欢度国庆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场面壮观。

文旅融合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增辉

  “桂林千古情”景区是广西投资大、科技含量高、原生态文化容量大的旅游演艺品牌。

文旅融合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增辉

  2018年10月26-28日,第十二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在桂林举行,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旅游的未来——迈向2030”主题进行探索和分析。

文旅融合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增辉

  阳朔兴坪的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区投资近30亿元,占地2200亩,位于漓江旅游精华段,致力发展为代表桂林山水新形象的山水人文度假胜地。

  10月17日至20日,第十三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2019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和第九届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以下简称“两会一节”)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隆重举行。“两会”是世界旅游业界分享经验成果、谋求合作共赢的盛会,“一节”是桂林山水与文化的国际性盛宴,三大重量级活动同时上演,为10月的桂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旅游嘉年华,也将桂林近年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果印制成一张亮丽的名片,呈给众多中外嘉宾与八方来客。

  当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流连在如梦似幻的漓江山水画廊里,徜徉于桂海碑林文人骚客书写的摩崖石刻中,触摸着明代靖江王府斑驳的古城墙,走进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登上逍遥楼凭栏远眺怀古慨今……相信,一定会被桂林——这座散发着生态山水与历史人文独特魅力的城市所折服。

  近年来,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打造“升级版”的征程上,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政策扶持,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1 唱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三部曲”

  桂林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资源占据广西半壁江山。这些历史文化都与甲天下的山水一样,是桂林市独特的旅游资源。

  桂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谈到桂林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时说,很多人都只知道桂林山水美,却不了解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作为现代的桂林人,要本着对桂林如此厚重的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努力把桂林“散珠碎玉”式的历史文化系统梳理、保护传承、开发利用。

  2014年3月至今,桂林市委先后召开了6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大力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持续唱响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三部曲”,通过文化与旅游、生态等各方面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在桂林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下,这“三部曲”很快奏出美妙“音符”,“一城文化满城绿”独特风韵全面彰显。

  历史文化遗产“散珠碎玉”得到系统性整理、完整性呈现、保护性利用。启动桂林文化旅游中心建设,逍遥楼、正阳东西巷、王城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传承桂林历史文脉新地标。灵渠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龙脊梯田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保护法制化,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文化保护实体法《桂林市石刻保护条例》。出台《桂林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总体方案》,成立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开展桂林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系统梳理、抢救性保护历史文化,整理发掘了9大类12个专题历史文化资源名录。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博物馆建成开放,靖江王府及王陵遗址公园加快建设,一批文化标识、名人故居得到修缮。桂林博物馆梅瓶陈列荣获全国大奖,广西桂林图书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民族歌剧《刘三姐》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广受欢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列入前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5个,占据广西“半壁江山”;全市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传统村落达73个,居全区第一。

  2 文化旅游互动提升 全域旅游方兴未艾

  桂林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探索生态、文化、旅游领域的产业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市场的共同培育、统一管理,着力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和文化旅游品牌。

  立足桂林旅游文化核心优势,深入发掘桂林山水生态与文化的契合点,以桂林山水资源与广西特色文化资源“刘三姐”为基础打造的山水生态实景演艺项目“印象·刘三姐”,成为国内外山水生态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内涵融合发展的典范,形成引领全国旅游演艺业态发展新方向的“《印象·刘三姐》现象”。投资大、科技含量高、原生态文化容量大的旅游演艺品牌——“桂林千古情”开业运营并持续火爆,月均接待游客35万人次,年均接待游客约400万人次,成为桂林乃至广西文化旅游新地标。以当代大型室外雕塑为主的桂林愚自乐园,在国内外旅游景区当中独树一帜,以此为载体建设的愚自乐园地中海俱乐部桂林度假村,打造“一价全包”的“陆地邮轮”,以“亲善大使”为特色的服务模式,形成山水生态自然景观成功向高端化、品质化转型的“地中海俱乐部现象”。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打造了漓江风光与历史文化融合的正阳东西巷、逍遥楼,独秀峰风光与藩王文化融合的“新王城”等一批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旅游经典项目,开创了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桂林模式,为国内外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桂林经验。

  近年来,桂林市着力推动旅游与生态、文化、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出一批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红色旅游、研学旅行等新业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三星级以上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22个,乡村旅游成为休闲旅游新热点。漓泉啤酒文化广场、三花酒博物馆、溢达九美桥时尚园成为工业旅游新亮点。东西巷、逍遥楼、三千漓、《桂林有戏》、信和信、夕阳红等成为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新典范。计划总投资300亿元的万达文化旅游城等一批融合发展项目加快建设,以桂阳公路文化旅游大道为主轴的旅游新“航空母舰”加速形成。

  在文旅融合中,桂林市紧紧围绕“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这一“双创”核心,实施“双创双促”品牌工程,推动全域旅游创新发展。阳朔县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4县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4县区获批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6县区成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双创”工作持续走在全区前列。

  3 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打造文旅融合项目

  在“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过程中,桂林市坚持项目建设带动,历史文化与时代脉搏紧扣,努力提高城市文化与旅游品位。2018年,桂林市实施文化旅游重大项目110项,总投资1260亿元,其中年度完成投资155亿元。

  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强力推进,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兴坪休闲养生度假区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州天湖度假区滑雪场等建成营业。桂林袭汇国际文化世界、恭城瑶家大院互联网影视旅游基地、象山区瓦窑小镇等重大文化项目加速建设。成功引进会仙湿地国际旅游度假小镇、兴安乐满地5A级文化旅游康养综合体、美好家园国际旅居康养小镇、愚自乐园地中海度假村(二期)、益田(雁山)民国风情小镇等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引领产业走向的重大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桂林旅游内涵,推动桂林旅游由单一观光型向多元综合型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桂林旅游发展的后劲。

  桂林市坚持国际化、品牌化、高端化、绿色化的理念,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地中海俱乐部、香格里拉、喜来登、悦榕庄、香樟华苹、阿玛瑞、阿丽拉等一大批国际品牌酒店先后建成营业;万达、华润、海航、融创、玉圭园、宋城演艺、深圳益田等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国内知名品牌落户桂林;环广西公路自行车赛、桂林国际马拉松、阳朔国际山地越野赛、资源漂流世界杯等重大国际赛事连年成功举办。

  文旅融合吸引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一睹桂林风采。2018年,桂林市统筹推进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交流重要平台建设,旅游发展实现“双过亿”。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32.6%;全市实现旅游总消费1391.75亿元,同比增长43.2%。2018年入境过夜游客274.7万人次,持续保持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桂林市接待游客6139.15万人次,同比增长20.29%;实现旅游总消费848.82亿元,同比增长29.13%。桂林旅游综合实力与风向标作用显著增强,全区龙头地位更加凸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深度融合发展进程中,桂林市将继续倾力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大力推进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使城市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将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竞争优势,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插上文化的“翅膀”。

  (本版文图均由桂林市委宣传部提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