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山歌普法带入校园。 胡晓林/摄
本报记者 周 珂 通讯员 傅永新 林兰芬
阅读提示
“重阳节里摆歌台,一花引来百花开,歌友相聚说敬老,普法山歌唱起来……”10月7日,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风景区里,30多名山歌爱好者齐聚一堂,以“山歌对唱”的方式,传播老年人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政策。优美的歌声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聆听,博得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山歌在柳州深受群众喜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柳州市大胆创新普法模式,将枯燥的法律知识用通俗、生动、易懂的山歌唱出来,并把山歌调解融进法治建设工作中,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群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使普法工作更加扎实、有效,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法治素质和法治化建设水平。
A 唱起普法山歌 点燃学法热情
“黑恶势力你莫嚣,你是老鼠法是猫,随时擒你按倒地,钳你毛来做红烧……”7月26日,在柳州市鱼峰公园歌仙广场举行一场以“献礼祖国70华诞 唱响法治柳州”为主题的山歌普法擂台赛。来自柳州市县(区)的8支山歌代表队分别围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扫黑除恶、禁毒防艾等14个专题进行了命题对唱、抽题答唱的激烈比拼。选手们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山歌向群众普及各类法律知识,活动中还穿插了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环节,提高了互动性和群众参与度。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掌声不断,点燃了大家的学法热情,让枯燥的法治宣传“活”了起来。
据了解,“七五”普法以来,柳州市各县区充分利用“唱山歌”这一群众喜爱的民俗活动,组织了各类山歌普法比赛100多场次,重点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危房改造、生态环境保护、崇尚科学、婚姻家庭等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开展宣传。同时,把山歌普法作为普法教育常态工作推进,各县区围绕当地社会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利用国家重大节日和少数民族节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土地、兵役、消防、信访、防邪、殡改、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残疾人保障等法律法规,使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让普法工作扎实有效。
B 建普法宣传队 提升工作实效
柳州山歌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一直都盛行于民间,而柳州市各县区桂柳话、侗话、壮话等多种语系并存,如何才能有效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呢?
柳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宁琳介绍:“结合全市各县区多种语系并存的特点,我们组建了由不同少数民族成员构成的山歌普法文艺宣传队伍,通过山歌对唱、三句半、侗琵琶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强了普法力量,拓宽了普法范围,提升了普法实效。”
为打造技术强、素质高、群众认可的山歌普法文艺宣传队,柳州市向社会公开招聘山歌民间歌手为山歌普法宣传员。
山歌王陆莲芳就是受聘的普法宣传员,她表示,每当重大节庆日活动,宣传队都会会自编自导自唱自演,将枯燥的法律法规知识通过灵动欢快的山歌传递出去,能够提高普法教育工作成效。
为加强山歌普法基础工作,柳州市司法局还挑选骨干力量与民间歌手一同编纂了内容涵盖宪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教材《山歌普法300首》。
目前,柳州市共组建了200多支山歌普法队伍。据不完全统计,“七五”普法以来,全市山歌普法宣传队开展山歌普法文艺演出1000多场次,有50多万人次接受到法治教育。在推动山歌普法的工作中,柳州市还注重抓示范、促发展,投入资金50多万元,建立山歌普法示范县(区)6个,示范社区及示范学校6所,以示范带动,促进形成全社会学法用法守法的氛围。
C 山歌调解纠纷 促进社会和谐
在人们的印象中,纠纷调解一般是调解员与当事人双方坐在一起面对面交谈调解,而在柳州一些地方,基层调解员调解居民纠纷不仅通过交谈摆事实、讲道理、说法律,还通过唱山歌让矛盾双方明事理、懂是非、知对错,最后握手言和。
今年三月份,柳州市大龙潭社区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清洁过程中发现,大龙潭小区有小贩占道摆卖现象,个别住户还私自划地收取摊位费,形成了一个马路市场。有的居民出来管事,与地摊小贩产生了纠纷。于是,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在大龙潭小区组织山歌唱谈会。
“钱财是把双面刀,生财有道乐逍遥;创卫幸福你我他,何必利己害大家。”会上,社区工作人员首先唱出山歌,参与的居民也你一句我一句用山歌来劝解,使使划地收费住户认识了错误,让占道经营的现象得以消除。
山歌调解法是柳州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做法。大龙潭社区的山歌唱谈会就是山歌调解法生动实践的缩影。社区每月组织一场山歌唱谈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和山歌爱好者聚在一起唱山歌、谈愿望、聊民情。如果发现社会矛盾纠纷,能在现场调解的,就及时在现场解决;如果不能在现场解决的,就及时登记。在现场调解时,如果出现剑拔弩张的情况,社区调解员还会用山歌来缓和气氛,让纠纷当事人双方平心静气地接受调解。
宁琳表示,山歌与老百姓的生活关系密切,山歌唱谈调解是用老百姓喜欢的方法和容易接受的方式解民事、平民怨,化纠纷、消矛盾,调和了邻里关系,调出了一片美好春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