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报道(记者 唐志强 通讯员 陈仁宝 岑秀杯):百色德保县精准施策,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截至今年9月,全县桑园种植面积累计达6.2万亩,共覆盖全县12个乡(镇)167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81个,占覆盖村数比例48.5%,发展种桑养蚕的贫困户987户。
因地制宜“选”产业
近日,在德保县龙光乡陇者村桑蚕基地里,桑叶一片绿油油,长势旺盛喜人;蚕房里,蚕儿吐丝,一派丰收盛景。
桑农采摘桑叶 供图 德保县委宣传部
“我们结合实际,改变以往玉米、黄豆的传统农作物种植方式,选择了短、平、快的桑蚕产业,群众增收了。”陇者村党支部书记梁恒讨介绍说。今年,该村共有桑蚕100亩,成立了桑蚕种养合作社,实现了全村贫困户产业100%覆盖,还与其中26户贫困户签订务工协议。
德保县山多田少,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传统以种植水稻为主,其中玉米、黄豆、红薯等粮食作物交替种植。长期以来,因缺乏科学管理,经济作物单产低、效益差,群众生活极为贫困。2010年,该县才尝试种桑养蚕,受市场、技术等因素影响,产业规模小,农户大多属于“小打小闹”。2012年,该县领导班子经过反复论证,征求意见和向专家请教,认定种桑养蚕是一项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收获快、收益大、单位面积产值高的特色种养业,适合德保发展。因此,决定在全县发展有市场前景、群众有能力参与、能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短、平、快蚕桑产业。目前,种桑养蚕已成为该县的扶贫主导产业,并在全县范围内逐渐覆盖。
规模经营“壮”产业
面对传统农户分散经营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德保县按照“土地流转、村民入股、共建合作、产业致富”的模式,整合分散在各家各户手中的旱地水田。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帮助农民算清土地流转前后的经济账,分析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克服了群众的“恋土”情结。
桑农采蚕茧 供图 德保县委宣传部
德保县燕峒乡流转土地9000多亩,成立了4个桑蚕专业合作社。2018年,该乡蚕茧产量达60万斤以上,年产值1500万元,带动了73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德保县12个乡镇组建成立了土地流转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80个行政村均组建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健全了政策引导机制,建立了土地流转奖励、政策扶持、考核机制,有效推动了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
强化服务“兴”产业
近日,德保县那甲镇大章村联合发展桑蚕产业示范园里,蚕农们正忙着采桑、喂蚕、装蚕茧......他们今年又一批蚕茧即将出售了。“自从加入村村联建合作社后,桑叶充足,技术指导到位,蚕茧质量高,价格也相对于往年提高了。”蚕农甘府安开心地说道。
今年,该联合桑蚕产业园有桑园500多亩,蚕30张,蚕房4500平米,共覆盖250户贫困户。蚕农甘府安就是其中一户。
德保县推行“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的产业化运行机制,把有发展蚕桑产业意愿的农户组织起来建立了蚕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已成立了20家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并积极发挥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实行“四统一”,包括统一签订合同、统一进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目前,已引进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德保注册成立广西德保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德保县开展蚕茧收购工作,并安排技术人员到各乡镇进行技术指导。
巧借外力“扶”产业
德保县利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财政帮扶资金项目,投资德保县粤桂扶贫桑蚕产业园区项目1425万元,其中深圳2016年度财政资金500万元,德保县财政配套建设资金925万元。项目按照“一区(示范区)三园(产业园)”目标,建设2700亩标准桑蚕产业示范区,包括燕峒那布园1200亩、马隘排留园1000亩、足荣陇翁园500亩,辐射带动全县桑蚕产业。
桑蚕产业园内部 供图 德保县委宣传部
同时,该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签订蚕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县桑蚕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大种桑养蚕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力度,保证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另外,组织全县相关桑蚕技术人员和各乡(镇)桑蚕种养大户到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参加种桑养蚕技术培训,学习借鉴江苏种桑养蚕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提升桑蚕站技术人员和广大蚕农的整体技术水平。
政策激励“促”产业
为保障桑蚕产业扶贫工作有序推进,保证全县种桑养蚕产业扶贫工作计划的顺利完成,德保县实行政策激励保障措施。一是桑苗补助,桑苗由县财政局统一规划采购,并按实际需求由各乡(镇)发到种植户;二是蚕房建设补助,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自建蚕房达到核验标准的每平方米补助150元;三是实行保护收购政策,为鼓励农户种桑养蚕积极性,德保县坚持合同收购,由县引进的龙头企业与种桑户签订收购协议,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保护了蚕农的根本利益,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德保县隆桑镇陇坛村下更屯贫困户陆广勇,在各项政策激励下,今年种植桑园100亩,建立蚕房608.58平方米,获得蚕房补助金额9.1万元;足荣镇足荣村田庄屯周荣志今年喜获政府补助1万多株桑苗,种植90亩桑园,目前已经出售6批蚕茧,收入5万多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