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面向东盟塑造广西陆海开放全新格局

2019-08-29 08:50:57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聚焦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新华社南宁8月28日电 (记者/潘强 朱丽莉)新一轮自贸区“花落”广西等六省区,根据总体方案,广西自贸区实施范围119.99平方公里,涵盖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和崇左片区。未来,广西将加速扩大开放,面向东盟塑造陆海开放全新格局。

  陆路向东盟 激活边关无限潜力

  广西与越南拥有数百公里陆地边境线,边境线拥有8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刚刚发布的广西自贸区崇左片区所在地凭祥市,凭借丰富的口岸和劳动力资源,加上便捷高效的物流,边境贸易发展迅速。

  目前毗邻东盟的主要广西边境城市均已通达高速公路,中越友谊关-友谊国际口岸货运专用通道已经通车,中越(南宁-凭祥-河内)跨境集装箱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陆路边境货物运输规模也越来越大。“友谊关口岸跨境公路集装箱运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日均通行货车从几年前的300辆左右增至1300辆左右,2018年运输约35万标箱,增长90%以上。”凭祥市委书记王方红说。

  凭祥与越南谅山接壤,是我国通往东盟重要的铁路口岸,重庆、成都等地已实现经凭祥跨境班列的对开并衔接中欧班列。未来凭祥将继续做大做实以跨境公路运输为主,跨境公海联运、跨境铁路运输为辅的多式跨境联运。

  根据方案要求,崇左片区重点发展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游和跨境劳务合作,构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陆路门户。王方红介绍,未来崇左片区以“五跨”试点任务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引领沿边地区改革创新发展。

  海路向东盟 打造国际物流枢纽

  作为我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方案要求广西自贸区要加快建设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目前,广西正在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作为新通道的重要出海口,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区发展迅速。目前广西北部湾港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实现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至新加坡班轮每周2班常态化运行,至香港班轮实现天天班。

  数据显示,全球排名前20的船舶公司中有11家进驻钦州港。2019年上半年,广西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918万吨,同比增长了13.38%;其中集装箱完成169.24万标箱,同比增加18.62%。至2025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000万标箱。

  产业是钦州港的重要支撑。辖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目前开发建设总投资已超过140亿元,入园注册企业380家,引进产城项目近150个,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相继投产。

  钦州市常务副市长、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雄昌说,钦州迎来了自贸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双重历史发展机遇,钦州港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向海经济产业集聚区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

  金融向东盟 建设全新开放门户

  总体方案要求,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

  广西处于华南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结合部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东盟连续多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和广西企业最大的“走出去”投资目的地。在连续举办15年东博会的基础上,“南宁渠道”越走越宽。

  数据显示,东盟连续19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和广西企业最大的“走出去”投资目的地。今年前7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285.1亿元,同比增长13%,占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48.7%。同时,2012年到2018年,广西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6.1%,2018年末广西存款余额接近3万亿元,贷款规模接近2.7万亿元,金融对经济的引擎作用不断地凸显。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范世祥说,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广西正推动90余项金融改革事项落地见效,进一步提高人民币东盟区域化水平,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同时将推动中国-东盟金融城、跨境园区金融服务创新、跨境金融创新示范区等建设。

  “广西自贸区使当地的对外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蒋连生表示,接下来广西将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推动投资、贸易领域的更加便利化和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大胆改革,努力提升发展水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