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杨一家人合影
有一个特殊的铁路家庭,他们一家三代人都是铁路职工。
祖父是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父亲是拥有责任与担当的铁路职工,儿子部队退伍后也成了一名铁路职工。他们是柳州工务段金城江路桥车间代技术员潘杨和他的父亲及祖父,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他们一家三代人在黔桂线上开启了63年的人生坚守。
在黔桂线上,六十年间,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55年,因国家建设需要,对黔桂铁路进行修缮,1959年1月7日,黔桂铁路线全线通车。2009年,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顺利通车,运行时间缩短两成,货运能力增长三倍,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华丽转身。
六十多年沧桑岁月,三代人无悔青春,这个故事,还得从1956年讲起。
潘杨祖父潘世富
胸怀大志报效祖国
潘杨的祖父潘世富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曾参与过鸭绿江大桥的抢修。1956年,他和战友坐着军列,在部队首长的吆喝声中,来到老黔桂线关西站干铁路。
“我父亲,那时候就在一间5平方米左右的平房办公,晚上要点着煤油灯爬信号杆给司机指示臂板信号,每天凭着脚力在各个道岔间走,脚后跟的鞋子都磨破了,但我父亲从没说苦。”潘杨的父亲潘泽肥这样回忆道。
黔桂铁路穿越崇山峻岭
情系大山守望铁路
1967年,潘泽肥5岁,潘世富因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重担一下子落到了母亲的肩上。1969年,母亲带着他们四姐弟回安徽老家,正赶上发大洪水,房子被淹,一家人在水中抱头大哭。在铁路局的关怀下,1981年,母亲带着他们回广西,单位领导带着他们到南丹县公安局办理了当地户口,一下让姐弟们就业有了一线曙光。
“要感谢铁路,感谢领导,救了我们一家人,我妈已经83岁了,她现在都还记得这份恩情。”潘泽肥饱含深情地说道。1982年,刚满20岁的潘泽肥参加原六甲工务段的知青班,成为潘家第二代铁路人,父亲当年手中的那盏煤油灯,成为他心中永不磨灭的指路灯。
潘泽肥带领班组正在桥梁上施工
“经常一天就是翻修一个涵洞,工作量大、危险系数又高。汛期,一到刮风下雨就会提心吊胆,有时在防洪危重地段,就搭个帐篷睡在铁路边。”潘泽肥说。当年,他才干了半个月,就跑回家跟母亲说不想干了,母亲语重心长的说:“儿啊,铁路养活了我们一家人,你要认真工作,知恩图报。”
从此,潘泽肥再也没有辞职的打算,而是安下心来钻研业务知识,从一名桥隧工成长为工班长、高级技师,这一干就是36年。2018年11月,潘泽肥光荣退休。
退休后,潘泽肥最喜欢干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到原班组转转,督促儿子学业务;另一个就是带着6岁的孙子到黔桂线上看火车,每次看到呼啸而过的列车,他就感到很熟悉和欣慰。
潘杨曾在部队当兵
传承意愿逐梦前行
潘杨从小受父亲的耳濡目染,螺丝、钢钉都是他对父亲工作的第一印象。2009年,刚退伍的潘杨进入了父亲的单位——柳州工务段,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人。
初入铁路的他由于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打起了退堂鼓,是父亲的话让他重拾了信心。“干铁路,要吃得苦,也要看得到甜。工务人,常走线路,但风景多啊。老黔桂线最具代表性的区段莫过于拉易村的回龙道,又叫‘拉易展线’。火车只能开20km/h,火车从那片洼地要绕个大弯,调头后才能爬上一个大坡。要是线路不养护好,火车哪里爬得上去?”
直到进了危石班,潘杨才渐渐理解父亲这段话的含义。这个工种是玩不得虚的,每一块裸露的石头,都有可能是影响铁路行车的“定时炸弹”。入汛后,危石班组的工作会更加忙碌,“我们检查要全面覆盖、逢山必登,做到一处不漏。”第一次参加高空危石排查,潘杨刚到山脚的时候就已经两脚发软,心跳加速了。茂密的山体没有检查通道,灌木丛生、悬崖峭壁,让人心惊胆战。“没有检查通道怎么上去呢。”潘杨问老工长。老工长掷地有声地的说道:“路,都是用脚走出来的!”
潘杨班组集体座谈
黔桂线隧道一到雨季漏水较多,病害整治难度大,潘杨与其他职工自创了一套采用“水钉减压法”,对拉瓦二号隧道、板留隧道漏水病害进行整治,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有效整治漏水病害,确保了汛期防洪安全。
黔桂线已今非昔比。最初只能跑蒸汽机的黔桂线,如今已改建为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已成为驰骋这条铁路的长龙。曾经潘泽肥父子只能靠着肢板走路维护线路设备,如今,工程车已能将工务人送至现场每一处需要维护的工地附近。
“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出去检查,遇到陡峭的山峰就使用无人机,可以借助机器灵敏的‘嗅觉’,来寻到一条易攀登的路线,会少走很多冤枉路。”潘杨兴奋地说道。
潘杨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作为柳州工务段金城江路桥车间大修工区副工长的潘杨,在2017年参加集团公司技能大赛,荣获个人全能第四名。
前不久,潘杨还参加了段里的竞聘上岗,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成为了金城江路桥车间一名代技术员。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桂西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黔桂线浴火重生,贵南高铁建设如火如荼。作为新时期的铁路人,潘杨一家三代见证了铁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镌刻在祖孙三代人心中的,是这两根没有尽头的钢轨,是翻山越岭的不变坚守。(王勇 覃文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