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智能笔录系统显神威

2019-07-10 10:38:01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智能笔录系统显神威

智能笔录系统 制图/何冬玲

  本报记者 王春楠 通讯员 凌 敏

  核心提示

  “如今,我们最快半小时便可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笔录制作,一起10人以上的行政案件办结用时缩短了一半时间。”说起“崇法智能笔录系统”的好处,崇左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中渡警区警长许原上深有感触。今年5月,崇左市公安局创新推出“崇法智能笔录系统”,并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广,实现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双提升,让基层民警真正享受到警务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1 民警办案添“神器”

  今年5月7日晚,劳某、何某等20多名未成年人,在崇左市江州区对黄某等多人进行殴打,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崇左市公安局江州分局迅速侦破此案,并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

  案件很快转由崇左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中渡警区办理。该案涉及人员众多、社会影响大,且多数犯罪嫌疑人属于未成年人,用传统笔录方式固定收集证据工作量很大。许原上运用“崇法智能笔录系统”中“团伙性案件多人同时问话,不同审讯室之间可以授权共享内容、实时交流”的功能,以“人机问答”的方式陈述违法人员的违法情况,完成后系统自动将“菜单式”模板形成笔录材料,提交办案民警接收核对,6名民警仅用3个小时便完成了13名犯罪嫌疑人笔录的制作,4个小时便完成了所有证据的固定收集,实现快侦、快办、快结该案。

  今年4月16日,江南派出所与太平派出所合署办公。合署办公后,辖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达11万人,但全所仅有23名民警。“基层民警40%的工作都在做笔录,牵制大量警力。”江南派出所教导员何明说,笔录制作是公安民警与当事人沟通的第一份材料,在案件侦破的众多环节都会涉及笔录文书制作,是一份繁重又重要的工作。

  “广泛使用‘崇法智能笔录系统’后,警力不足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缓解,可以将力量用到更为关键紧迫的工作中去。”何明说,截至今年5月,江南派出所打掉涉黑恶势力团伙1个,侦破九类涉恶刑事案件8起,刑事拘留涉黑恶犯罪嫌疑人14人,依法逮捕涉黑恶犯罪嫌疑人16人,有效维护辖区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2  执法质量大提升

  今年5月的一个凌晨,崇左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民警许舜扬正和另一名民警值班,崇左市城南新区的嘉苑小区出租房内两名女性因琐事互相争吵并引发肢体冲突,当时现场还有4个知情人。值班的民警只有2个,却有6个对象需要制作笔录,于是许舜扬决定使用“崇法智能笔录系统”办理该案。让许舜扬意外的是,他和另一名民警仅用2个小时便完成了所有笔录的制作。

  如何提高执法办案质量一直是崇左市公安局党委思考的问题。崇左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钟义祥介绍,以前有的民警制作一份简单的报案笔录需要将近一个小时,而且笔录质量不高。推广应用“崇法智能笔录系统”后,不仅解决了“案多人少制作笔录效率低”的问题,还减轻了当事人的抵触情绪和心理压力。

  在使用“崇法智能笔录系统”时,民警输入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号码和名字便可自动关联出其家庭情况详细信息,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记录和网逃记录,完成对犯罪嫌疑人的初查。像赌博、卖淫嫖娼、吸食毒品等常见的行政案件,运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快办快裁,并确保案件质量。同时,笔录制作完成后还有自动检查校对功能,笔录中的错别字、语病、逻辑错误和引用法律条文错误等能得到有效的提醒,确保了案件办理质量。

  3  办案监督更容易

  “以前公安移交过来的纸质卷宗,偶尔会出现笔录雷同现象,一些证据的提取程序也不够完善。”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黄桂宁说,“现在公安部门利用‘崇法智能笔录系统’,可以实现对单一证据、证据链和全案证据进行了校验、审查,笔录,卷宗质量大为提升。”

  钟义祥说,笔录质量直接影响到执法质量。从目前推广的情况看,“崇法智能笔录系统”初步解决了笔录制作质量与效率不高、笔录证据中存在的瑕疵、雷同、矛盾、办案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有效防范了“一步错、步步错、错到底”的情况发生。

  同时,“崇法智能笔录系统”还实现执法办案“事前指导、事中监督、事后评估”的标准化流程,减少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案件处理结果不规范等情况的出现,并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规范化,该系统“重案、大案审讯,领导及专家团队远程指导,在线监督”确保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切实解决了执法监督难的问题。

  今年以来,崇左市各级公安机关共办理刑事案件1438起,依法移送起诉484起,没有发生冤假错案,执法办案的质量迈上了新台阶。

  智能笔录系统

  不同审讯室之间可以授权共享内容、实时交流

  对单一证据、证据链和全案证据进行校验、审查

  输入身份证号码和名字便可完成对犯罪嫌疑人的初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