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走出产业“东融”致富路

2019-07-09 10:51:36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 梁乾胜 通讯员 黄弋宁

  7月7日一大早,广西东大门第一镇——梧州市万秀区城东镇就热闹了起来。花生油、农家米、土鸡蛋……一辆辆满载农副产品的小货车从这里发往珠三角一带。

  “村里的花生油一放到网上,就有订单了。”万秀区城东镇思扶村驻村工作队员蒙钊兰说,他利用两广合作建成的“西江乡上”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花生油、甜笋等农产品,然后打包发往广东。每天,他能在电商平台销售50多公斤花生油。

  这是万秀区搭乘粤桂合作快车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例子。万秀区距广东肇庆市仅1个多小时车程,是广西东大门的最前沿。近年来,该区发挥区位优势,把握住东部产业转移和实施“东融”战略的时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东融”为抓手,以特色产业为支柱,搭乘粤桂合作快车,走出了一条“东融”致富路。

  去年,该区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并得到巩固提升,脱贫群众52户199人,100%完成脱贫计划。

  A 市场带动,贫困户吃上“东融”饭

  “广东市场大,向东发展,让很多村民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村民通过电商快车,吃上了‘东融’饭。”蒙钊兰说,“西江乡上”电商平台是万秀区城东镇实施“东融”战略,凭借广西东大门第一镇的优势和广东一家大数据公司合作创建的电商平台。

  该电商平台有效整合了传统农产品特色优势,该区驻村工作队员纷纷将各自片区的特色农副产品通过该平台进行展销,助推贫困户脱贫。

  据统计,该电商平台运营以来,销售腐竹、思委米、花生油、绿壳鸡蛋、木耳、甜笋等农产品金额达200万元,带动100多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通过市场带动,激发了当地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近日,夏郢镇里秀村的腐竹厂一派忙碌景象,厂长李静梅正带领贫困户打包腐竹,准备发往广东销售。

  “梧州环城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真可谓路通,财通,去广东很方便,订单一下子多了起来。”李静梅说,生意好转,厂里安置了5名贫困户就业。

  “每天我们都要将300公斤腐竹销往广东。“李静梅说,该厂利用本地产的黄豆和山泉水为原料做成的腐竹,在珠三角市场很受欢迎。

  据统计,去年该区的“东融”产业有效带动了3000余名农民增收,贫困户转移就业16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60%。

  B  企业牵动,产业“向东”发展有特色

  “去年,我种植优质思委米3亩,收入1.1万元,对脱贫充满信心。”万秀区思安村贫困户李锦荣笑着说,公司主动上门收购,思委米不愁销路,收入年年增加。

  李锦荣生活的改善,得益于该区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让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

  近几年来,该区先后引进梧州市康明农业发展中心、梧州市甜蜜家蜂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党支部+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先后整合资金3400多万元,投入思委米产业核心示范区项目建设,建成2万亩富硒稻生产基地,带动1.5万多人种植富硒稻,并以高于市场价10%-15%的价格收购农户稻谷,使农民每亩增收260-800元。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万秀区优质稻、柑橘、松、香料、杉、鸡、甜笋等特色产业覆盖八成以上贫困户;建成了思委米、彩凤禽业、夏郢有机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特别是优质思委米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年产量达2万吨,带动了110多人就业。

  据统计,去年该区28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2万元,3个脱贫摘帽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3万元。

  C  组织联动,优势互补助脱贫攻坚

  目前,万秀区正全力实施“东融”战略,学习广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助力脱贫攻坚。

  组织联动,加强互动。为了让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该区与广东肇庆市封开县达成一系列产业发展合作意向,成立跨省区村民合作社,双方互派党员干部学习交流、互派技术指导。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共建模式,实现了“村村有产业,人人有技术”。目前,该区开展各类培训10多次,培训农民2000人次以上。

  政策支持,主动“东融”。万秀区充分利用好自治区、梧州市的“东融”政策,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承接广东纺织产业的转移升级。围绕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等环节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加强与广东地区的交流合作,采取“电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企业(公司)+农户”等模式,引导该区的六堡茶、思委米,花生油等10个合作社与广东合作。近期,广东一投资超60亿元的纺织品项目落户万秀区,正是“东融”战略取得的一项成果。

  “我们不仅在农产品产业上跟广东市场互动,在旅游上也进行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万秀区委组织部部长韦华金说,该区今年拟利用思良江生态农业示范区等资源,打造乡村振兴党建示范点,推行“特色农业产业+旅游产业”模式,搭乘粤桂合作快车,让贫困户吃上“生态旅游饭”。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