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报道(穆德爽 通讯员 覃捷):走进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那旺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茵茵绿草。草,对于那旺村的村民来说,可是脱贫致富的好东西。“这种草叫‘桂牧一号’,含糖量高,口感好,发酵后喂牛还提高吸收率。”7月1日,南宁市大朗肉牛养殖基地的创始人黄廷放介绍说,“桂牧一号”落户那旺村,还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
南宁市大朗肉牛养殖基地创始人黄廷放 摄影 何光民
“牛郎”返乡 志在与贫困乡亲共同致富
今年45岁的黄廷放是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人,1992年考入广西理工大学,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之一。1996年,为了供弟弟读大学,黄廷放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下海经商,在东莞做起了五金生意,2005年他将公司牵至南宁,生意仍做得红红火火。
2012年的一天,黄廷放去桂林一位养牛的朋友那里进行参观,听到一位给牛场送牧草的农民兄弟拿到卖牧草的钱后,高兴地说:“晚上可以吃餐肉了。”黄廷放当时鼻子一酸,“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要回家乡养牛,让村民们都过上好日子。”黄廷放说,“养牛可以让村里许多资源变废为宝,比如玉米秸秆、花生苗等,都可以给村民换钱。”虽然离开家乡20余年,但那楼镇这块土地与土地上的人,仍是黄廷放心中一份难舍的牵挂。
“好不容易出人头地,为啥非要回去养牛?”一听说要回乡养牛,黄廷放的父母、爱人起初都不很理解。但黄廷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初心不改,他说:“能为家乡做点事,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2013年6月,黄廷放先行出资400万元,在那楼镇那旺村建设大朗肉牛养殖基地,随着基地不断壮大,2015年,他牵头成立了南宁市大朗农牧发展专业合作社,并发展合作社成员30余人。目前,大朗肉牛养殖基地已发展成为南宁市邕宁区最大的肉牛养殖场,总投资超过800万元,占地230多亩,牛棚占地6500多平方米,现存栏利木赞、西门塔尔等优质肉牛560余头。
村民们给基地运送牧草 摄影 何光民
种养结合 从10户贫困户开始的致富新路
几年来,随着肉牛产业的不断发展,“牛吃草问题”盘活了那楼镇牧草种植业的发展。黄廷放指着牛栏介绍说,基地刚刚建成时只有这一栋牛棚,30几头牛。现在基地规模不断壮大,收购牧草能力也不断提高,目前每天需要牧草有七八吨。种植牧草,成了那旺村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但在2016年以前,牧草的种植推广并不顺利,村民们对有限的土地利用持谨慎态度,对牧草种植存有疑虑。黄廷放与妻子就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开始动员,免费给他们赠送草籽并签订收购协议,最终也只有10户农户愿意种植。4个月后,这10户的牧草丰收,合作社以每吨35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村民们才开始“算账”,结果发现,种植牧草的收入远远高于其它农作物收入。“因为牧草一次种植,可一茬一茬收割持续八年,省去很多投入,比种植传统作物收益的两倍还多。至此,村民们种植牧草的热情高涨,今年,虽然计划种植300亩牧草,但在村民的要求下,最终种植了400余亩。”黄廷放说。
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乡亲掉队。2017年,贫困户韦文佑想要靠养牛致富,但又苦于没有本钱买牛犊,在了解其家庭情况后,黄廷放二话不说,主动将3只牛犊赊销给韦文佑。经过15个月的精心饲养,扣除牛犊成本,韦文佑获得纯利润13500元,这彻底激发了韦文佑养牛的积极性。2018年,韦文佑又从合作社领养了2头牛,近期即将出栏。
在黄廷放的帮助和带动下,那楼镇周边种植牧草的农户已有168户400余亩,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80余万元;新增肉牛养殖户22户,带动农民增收120多万元。那旺村村民黄大逸说:“以前玉米、花生收割之后,玉米杆和花生藤都要焚烧掉,现在却可以拿到基地卖钱,玉米秸杆每吨350元,花生藤能卖到每吨450元。”在那楼镇,一提起黄廷放,村民都们竖起大姆指,说:“他是好人。”
一业兴带来全村荣,除了种养致富,合作社还吸纳8名长期贫困户工人,他们每个月固定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每到割草季节,还会有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务工增收。在黄廷放的带动下,那旺村有45户174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工人们正在将收购的牧草进行粉碎 摄影 何光民
创新发展 让扶贫产业前景更宽更广
虽说那旺村肉牛养殖户越来越多,但除了牧草的清香,那旺村并没有传统养殖的牛栏臭味。
“我们利用五种不同的草料配比混合后进行发酵,再配以益生菌喂牛,不仅使草料的吸收率提高20%,而且大大减小牛粪异味,甚至苍蝇蚊子也不多见。”黄廷放介绍说,这项技术目前已经获得国家专利。
除了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扶贫模式,黄廷放将生态种养放在合作社发展的首位,他说,产业要想走得更长久,就应该在产品品质上大下功夫。
由于生态养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朗肉牛养殖基地的肉牛品质也不断增加,被各大消费市场认定为“一级牛”。仅福建、广东等市场就已供不应求。接下来,黄廷放将继续壮大养殖规模,使产业红利惠及更多村民。
在大朗肉牛养殖基地会议室的墙上,挂满了荣誉牌匾,“广西畜禽现代化生态养殖场”四星级、邕宁区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邕宁区“就业扶贫车间”等等,同时,作为邕宁区最大的优质杂交肉牛繁殖基地,大朗肉牛养殖基地被广西畜牧研究所品改站选定为南宁市首个“母牛双胞胎繁殖”示范场。这些荣誉,像远航船上的帆,指引着黄廷放向更高远的目标迈进。
目前,黄廷放正在探索一个新的带富模式,即“基地+贫困户”的寄养模式,在基地提供草料和技术的情况下,贫困户只需提供劳动力,在家就可以实现增产增收。
黄廷放不当老板甘做“牛郎”的事迹在那楼镇传为佳话,那楼镇人大主席韦文琼说:“黄廷放是真扶贫、扶真贫的典范,大朗肉牛养殖基地作为那楼镇的扶贫车间,从基地建设至今,他没有伸手向政府要过一分钱的补贴。基地目前所获得的各种补贴都是各部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与他对接、动员为他申报的。”
牛棚里,黄廷放不顾忙到凌晨四点的辛劳,又来查看新生小牛的情况。他说,养牛这个行业,惠及太多村民,他会一直做到退休。他说:“不管多难,我都全力配合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全力以赴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号 邮政编码:100040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891032 举报邮箱:jubao@cri.com.cn 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10-68891834 监督邮箱:jiancha@cri.cn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2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120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5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版权所有©199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