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上林县塘红乡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供水工程。 (何宁东 摄)
“清粼粼的自来水引到家,党和政府解决了我们的吃水难题,让我们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近日,隆安县南圩镇爱华村的村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喜滋滋地说。
这是我市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场景。南宁市委、市政府将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克难攻坚,开山辟路,一条条水管布设在山坡上、悬崖边、马路旁,将自来水引入千家万户,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不断推进,取得了一项项突破性进展。截至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473处,受益人口92.9万人;104个预脱贫摘帽村共实施181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已达到“有安全饮用水”标准,受益人口2.1152万人;专项清理整治项目共290个,完成率100%。
解决痛点难点
自来水引入千家万户
上林县地处大石山区,没有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支撑,存在饮水不稳定、易反复、水质保障程度低等情况;地面水可利用优质水源较少,大都采取钻深井寻找地下水源,但地下水源难找,工程施工进度受影响。
囿于自然条件的桎梏,上林县面临的问题,是我市在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但饮水关乎民生,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势在必行。
2019年,上林县计划兴建南岩水库至塘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引水工程,后期覆盖塘红、乔贤两个乡镇人口,
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塘红乡、乔贤镇7.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无论是从保障水量、水质,还是群众取水方便的角度来说,这项工程都能实现让石漠化地区群众的用水与城市用水别无二致。但不同地方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中有不同的难点、痛点,找准症结因病施药,方能将一股股清泉引到全市农村人口身边。
今年,我市再接再厉,持续建设365个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涉及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武鸣区、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受益人口28.6135万人,计划于年底完成建设并初步发挥效益。
不断提质升级
确保农村人饮安全
“喝上放心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这不仅要解决农村人口有水喝问题,更要巩固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
宾阳县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村进行调查摸底,因地制宜,认真做好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各村(屯)的供水形式,确保每个项目都能精准解决贫困人口饮水问题。
横县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投资,巩固前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果,加大对分散式供水工程的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保证率、水质合格率。
兴宁区全力推进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要求,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确权颁证工作,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
2018年,我市共开展290个农村饮水安全等水利工程专项清理整治项目,已于去年9月底全部完成,农村人口饮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在每年3—4月的枯水期和7—9月丰水期,我市都要对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定期监测。南宁市城区共设置148个监测点,丰水期乡镇监测点覆盖率达100%。城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为枯水期合格率60.6%,丰水期合格率66.58%,全年合格率为63.60%。一项项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保障了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也在督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断提质升级。
加大投入管理
保障群众长期受益
想喝水,要去哪找;没有钱,找谁来筹;有困难,又该找谁来帮?
望着眼前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隆安县南圩镇爱华村村民百般滋味在心头。
爱华村村民对于水的渴求持续了一代又一代,寻水的步伐也从未停歇。时光回溯到1990年,当他们攀山越岭找到水源后,笑容还未绽放,愁字又上眉梢,穿山引水的资金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
“砸锅卖铁也要喝上水!”凭着这股斗志,各家各户咬着牙集资出钱,筹了28000多元。1994年4月8日,他们终于喝上了得来不易的甘泉,80多户300多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如今,这个充满故事的人工水源洞将惠及更多的农村人口,这里将成为集中连片跨区域供水工程的一个重要节点。
而这回,有多方资金支持,是全市范围内的大工程、大手笔。
今年以来,我市已投入43085.73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建设项目940处,受益人口94.6147万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列入大石山区大会战项目、市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列入2019年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等多个项目正不断推进,合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
打开水龙头,一股股清水流过指尖,流到嘴里,填满了农村人口对水的渴求。马山县里当乡加荣村地吞人饮工程、上林县乔贤镇绿浪村绿浪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一个个优秀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为这一方百姓造福,为这一方水土留下更多的希望。
本报记者胡明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