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红薯生长季节,石秋香(右)都要到地里跟种植户查看红薯长势。 梁海星/摄
本报记者 谌贻照 通讯员 廖子渊
“秋香获得广西青年五四奖章啦!”“是呀,我们都为‘红薯妹’高兴。”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石秋香荣获广西青年五四奖章的喜讯,在山乡间很快传开。
今年31岁的石秋香,是融水苗族自治县土生土长的妹子。2008年,她从广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到广东打拼,积累了创业经验。2013年,她返乡创立“秋野家山珍”品牌,销售本地土特产,带领留守妇女和老人,规模发展红薯种植产业,加工红薯,带动1700多户贫困户加入产业链。
“红薯种植管理不难,很适合留守妇女、老人参与,再配合香猪养殖,加上农闲季节农户到薯类加工厂工作,她们就有不错的收入。”石秋香告诉记者,她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加工厂+电商+视频故事营销”的模式发展特色农业。
融水镇新安村小狮屯贫困户廖远礼在石秋香的带动下,种植4亩红薯,年收入近万元。“种植红薯每亩年有2000元的收入。今年我计划种植8亩,到8月就可以还清孩子读书时欠的债务,今年有望脱贫摘帽。”廖远礼自信满满。
对于特别贫穷的家庭,石秋香赠送种苗、肥料,并负责回收产品。大浪镇桐里村种植户韦世堂身有残疾,加上两个小孩在校读书,生活困难。石秋香了解他的情况后免费给予他4亩种苗。当年,他种植的红薯产值1万多元。
2016年以来,石秋香共带领2500多户农户种植红薯,发展基地8930亩,创造经济效益1577万元。其中,1700户贫困户7200人参加红薯种植。同时,鲜薯分拣、搬运、电商打包、运输、薯干薯粉加工等工序为贫困户提供119个工作岗位,年支付劳动报酬近300万元。同时,建成2000平方米的薯干和红薯粉条加工厂房。她先后赠送贫困户种苗、肥料折合30余万元。此外,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因病、因残疾等特困户进行爱心慰问,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累计捐款15万元。石秋香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大苗山里的“红薯妹”。
今年,石秋香流转土地,建成红薯种植示范基地1200亩,带动农户发展红薯种植3800亩。“如果今年能顺利申请到20亩建设用地指标,年底前我将在融水建立大型的鲜薯现代物流分拣和加工中心,可带动5000户种植3万亩以上红薯,解决400人就业问题,经济效益可达1.5亿元。”石秋香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