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点赞南宁人

2019-03-26 17:09:13 | 来源:南宁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点赞南宁人

劳素婵在自家种植基地查看火龙果长势。 (黄初艺 摄)

点赞南宁人

  王家玲的敬老服务项目获得全国银奖。 本报记者杨盛 摄

点赞南宁人

  杨逸雄(右)在牛场进行牛品种改良工作。 (熊千梅 摄)

点赞南宁人

  妹妹李冰冰希望能在乘务员岗位上有所成就。(范春明 摄)

点赞南宁人

  哥哥李正江非常热爱飞行。 (范春明 摄)

  ●编者按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9年新年贺词时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是殷切的期待,更是郑重的嘱托,全市各族儿女继续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梦想。

  爱国之志,中华魂魄;奋斗之行,时代强音。即日起,本报推出“爱国情 奋斗者”栏目,聚焦我市不同行业和不同历史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以及在平凡岗位上作出非凡业绩的普通人。弘扬新时代追梦新征程,展现追梦人砥砺坚韧的意志毅力和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海归女硕士返乡创业当果农

  本报记者 王志鹏 实习生 党 欣 通讯员 黄初艺

  【点赞人物】 海归女硕士、返乡果农 劳素婵

  【点赞事迹】研究生毕业后拿到欧盟全额奖学金留学意大利,毕业后先后在香港力促会、碧桂园等知名单位任职……拥有如此辉煌的履历,劳素婵最终却在2014年选择返乡创业,回家做了农民。她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1500多亩土地,种植了红心火龙果、台湾凤梨释迦、越南青柚等特色水果,年产值超过千万元。作为一名拥有高学历的新型农民,劳素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产业扶贫,让更多的乡亲富起来。

  海归女硕士回家种香蕉

  劳素婵的求学经历,堪称是一部“学霸”成长史:2009年从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获得欧盟全额奖学金留学意大利特伦托大学。毕业后回国发展,在香港力促会工作,还在碧桂园集团做市场推广……她是让人羡慕的女白领。

  劳素婵的父亲一直在老家隆安县丁当镇种香蕉,每年都能带来不错的收益。香蕉收购价格走俏的时候,一亩香蕉年收入能达到7500—15000元,香蕉林也从曾经的100多亩增加到1000多亩,随着种植规模扩大以及年纪的增长,其父亲计划将女儿叫回老家发展。2014年初,劳素婵又一次接到父亲的电话,这次她没有犹豫,选择返回家乡帮助父亲打理香蕉林。“我认为农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劳素婵说。

  要开灯照亮的火龙果

  劳素婵着手发展水果种植时,市场上火龙果非常畅销,但售卖的大部分都是白肉火龙果,而且主要从越南进口。为了种植最好的品种,劳素婵和妹妹劳素娟到全国各地学习考察,希望能找到最好的火龙果品种,打造自己的品牌。姐妹俩最终引进了台湾红心火龙果,但第一年这种火龙果的亩产只有200公斤,远远低于预期。

  主攻种植技术的劳素娟发现,红心火龙果的产量与种植密度和光照时间紧密相关。2017年,劳素婵将所有的香蕉树砍去,扩大火龙果的种植面积,还把火龙果的种植密度从每亩500株增加到1200株,每隔1.5米就吊了一盏灯,在夜间开灯增加光照时间。

  夜间开灯照亮的火龙果一时间成为当地水果种植业一道独特的景观,也让基地的火龙果多收了2—3个批次,产量增加1000到1500公斤,亩产效益增加了14000到21000元。

  劳素婵的火龙果种植可以说是大获成功,她开始琢磨火龙果的仓储和物流。“因为保鲜能力有限,所以火龙果要以最快的速度卖完。”劳素婵说,下一步她打算在产地预冷建设方面着手,想办法解决这个瓶颈。

  多种水果年产值过千万

  火龙果种植让劳素婵的“水果战役”大获全胜,但她并没有止步于此。经过市场调研后,劳素婵去年从台湾引进种植了300亩台湾凤梨释迦、100亩越南青柚,预计凤梨释迦今年可以挂果,越南青柚明年上市。这是两个市场上较为紧俏的高品质水果,凤梨释迦还没上市,就已经有经销商找上门想要优先采购。

  目前,劳素婵共承包了1500多亩土地,年产值超过千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种植户。而这个曾经在职场打拼的海归女白领,也在田间地头找到了自己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劳素婵的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年支付租金达150多万元,基地雇用的长期工人和临时工加起来有上百人,每年能为当地农民带来710多万元收入。

  随着水果种植事业越做越大,劳素婵对自己身份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她说自己越来越认可农民的身份,在返乡创业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

  今年,劳素婵有了新的计划:她与隆安县科技局沟通,计划向当地贫困户免费提供台湾凤梨释迦的种苗,并免费向他们传授种植技术,与农户共享销售渠道,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雷锋精神融入血液 奉献青春今生无悔

  本报记者 杨 盛 通讯员 卢 玉

  【点赞人物】广西金盾之光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王家玲

  【点赞事迹】23年来,王家玲坚持做公益,用点滴善与美,传递正能量,温暖千万家,她带领团队参加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得全国银奖。

  作为广西金盾之光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4月至今,王家玲带领她的团队开展了300多次公益活动,长期为南宁市内10多家敬老院服务,不定期为南宁市周边及边远地区10家敬老院服务,志愿者近5000人,服务人数达51000多人次,帮助和温暖了许多人。“聚起来是一团火,散开了是满天星。”用这句话来诠释王家玲和她的志愿服务团队,一点儿也没错。

  王家玲与公益事业结缘的时间要追溯到1996年。“当时看到许多失学儿童的照片,孩子们食不饱腹,没有寒衣过冬,特别是他们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神深深地震撼了我,我觉得他们需要更多帮助。”从那时起,王家玲和家人每年都为“希望工程”捐款,先后结对帮扶了30多位农村学生念书,并帮助3位优秀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她还到福利院认养了孤儿继芳,多年来,她如同亲生妈妈一般,看着孩子成家立业。

  “我从小就深受雷锋精神感染,南宁’能帮就帮‘的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血液中,做志愿服务让我感到快乐。”王家玲朴实的一句话,成为她这几十年来做志愿服务的源源动力。

  退休后的王家玲依然热心公益,前几年她加入广西金盾之光志愿者协会,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志愿者们做好事做善事。

  3月23日星期六,王家玲像往常一样,再次带领志愿服务队来到养老院看望慰问老人。每周六的探望,他们三年多来从未间断。

  陪老人聊天、唱歌、拍照片,帮老人剪头发、剪指甲,王家玲和志愿者们一刻也不得闲,每个周六的养老院里都是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几年来,家玲姐和志愿者们坚持开展‘今天是星期六’敬老公益活动,早已经和老人们熟悉得像一家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说道。

  不仅是在养老院,三年多来,王家玲带领志愿者团队紧跟新时代志愿服务步伐,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到特殊教育机构陪伴残障儿童,多方奔走募集物资,改善孩子们的硬件条件;积极配合自治区禁毒委和社区开展禁毒宣传工作,组建禁毒志愿者大队,广泛宣传禁毒知识。

  在金盾之光志愿者队伍中,王家玲是公认的助人为乐好大姐,谁有困难她都主动去帮助,谁有问题她也想方设法去解决。有一次听说志愿者覃素华生病,虽然王家玲与她素不相识,但还是第一时间找到覃素华了解病情。当她得知覃素华因经济困难而不愿意去住院时,王家玲立即帮助其联系医院,并垫支住院押金,还每天到医院探望。在王家玲的关照下,覃素华很快得到康复。

  志愿者潘世勇身患残疾,从小父亲去世,相依为命的母亲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住院治疗的医疗费让他一筹莫展,王家玲得到消息马上到医院探望。王家玲一方面找医院沟通,帮助申请减免医药费,另一方面立即向协会说明情况,带头捐款并亲自发动志愿者给予扶贫帮困捐款。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解决了潘世勇母亲的医疗住院费问题。

  做公益,王家玲从未退缩,她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大赛,在2018年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王家玲从开始准备材料,到演讲PPT,她都亲力亲为,最终获得了广西铜奖、全国银奖的殊荣。“受到帮助的人,也是一颗公益的种子,将来也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将爱心公益这个同心圆无限放大。”王家玲说,志愿服务已经融入她的生活,她将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行,将爱心的种子撒向更多需要的地方。

  深耕畜牧技术的“老黄牛”

  本报见习记者 胡 雁 通讯员 熊千梅

  【点赞人物】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农林水利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杨逸雄

  【点赞事迹】杨逸雄在邕宁区新江镇畜牧兽医站设立了第一个牛品种改良配种点,从此开始了牛品改工作,让更多农户受益,实现增收。

  改良配种让农户实现增收

  2002年,杨逸雄参加当时邕宁县畜牧水产局组织的专业培训,前往梧州的一个乡镇参观学习。学习中,该镇兽医站站长用娴熟的技术给母牛进行改良配种的操作让杨逸雄印象深刻。她了解到,改良后的杂交牛出生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率高,体质明显优于本地牛,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参观学习结束后不久,邕宁县又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星期的牛品种改良技术培训班,掌握了入门技术的杨逸雄跃跃欲试,也想通过此法改良本地耕牛品种。2002年下半年,杨逸雄向邕宁县畜牧水产局申请,在新江镇畜牧兽医站设立了第一个牛品种改良配种点,从此开始了牛品改工作。

  “牛品种改良配种点成立的第一天,我就牵着自家的水牛过去了,就想看看牛品种改良配种技术到底好不好。小杨给牛做改良配种时,掏牛粪、消毒、解冻牛精等都小心翼翼,让人放心。”作为牛品种改良配种工作的受益户,新江镇新江街农户周世学告诉记者,那头经过改良配种的杂交牛后来卖了7000多元,比原来养殖的本地水牛售价高了近3000元。周世学后来又将那头母牛产出的8头杂交水牛全都交由杨逸雄进行牛品种改良配种,实现了增收。

  风雨无阻为农户服务

  牛品种改良配种工作开始后,受益养殖户多是新江镇新江街周边村屯的群众,离集镇较远的那了、新乐、汉林等村的农户只能用拖拉机拉着牛到畜牧兽医站的配种点。为提高牛品种改良配种技术的普及率,让更多农户受益,2008年初,杨逸雄开始采用“固定配种站(点)+流动配种”模式,偏远村的养殖户通过现场预约、电话预约就可享受牛品种改良人工授精上门服务。“其他技术员下村开展牛品改时,会直接拉液氮罐到户到点。杨逸雄总结出把解冻牛精保存在保温瓶再下村配种的方法,还根据季节、气温以及路程摸索出适合的保存水温:冬季寒冷就用38.5℃的水温保存牛精液,夏季炎热就用35℃—36℃水温保存牛精液的贮存方法,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城区水产畜牧推广站副站长梁美芬说道。

  牛品种改良配种工作开展3年后,杨逸雄成为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周边百济镇红星村,那马镇共和村、那僚村、冲陶村、了林村,大塘镇部分村农户都邀请她前往帮助进行牛品种改良。从事牛品改工作以来,杨逸雄不分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不管刮风下雨、日晒雨淋,随叫随到。2015年她下乡摔伤骨折,即便是骨折未愈,拄着拐杖也照样下村为农户服务。

  扎根基层结硕果

  23年扎根基层俯身耕耘,杨逸雄的技术水平日益精进。今年她与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技术人员一起开展实施“肉牛诱导双犊”试验,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母牛怀双胎产双犊的目的。

  著名诗人臧克家在诗篇《老黄牛》中写道: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杨逸雄如同诗人笔下的“老黄牛”,勤勤恳恳,埋头苦干,17年间共改良耕牛7726头,出产杂交犊牛5269头,荣获广西牛品种改良优秀技术员、南宁市首届牛品改技能大比武优秀奖、南宁市首届牛人工授精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南宁市先进工作者、中国技能大赛——广西首届牛人工授精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同圆翱翔蓝天梦 奋斗青春亦无悔

  本报记者 王志鹏 实习生 党 欣 通讯员 范春明

  【点赞人物】南航广西公司飞行员李正江 乘务员 李冰冰

  【点赞事迹】因为热爱飞行,南宁宾阳小伙李正江8年前如愿进入南航广西分公司,在家门口当起了飞行员;受到哥哥的影响,同样热爱飞行的妹妹李冰冰也在去年入职同家公司,成为空中乘务员。尽管兄妹俩都在同一家公司,他们至今却只见了两次面。在同事眼里,兄妹俩工作都比较“拼”,哥哥李正江如今已经是机长,还将在今年进入教员班参加学习准备晋升教员。

  飞行梦想成就本土机长

  出生在南宁市宾阳县的李正江从小就对飞行员这个职业充满憧憬,他的愿望就是长大要做个战斗机飞行员,驾驶战斗机驰骋蓝天,保卫祖国。高中毕业时,想要报考空军飞行员的李正江却得到了另外一个机会:南航广西分公司招飞。

  既能在家门口工作,还能实现飞行梦想,李正江第一时间就报了名。经过航校学习后,2011年10月李正江正式成为南航广西分公司的飞行员,并在第二年5月开始飞行。成为飞行员后,繁忙的工作让李正江基本没有个人时间,年度飞行时间达到了980到990个航时。繁忙的飞行让李正江的成长很快,仅用了7年时间,他就从一名新人成长为机长。今年他将进入教员班学习,毕业后将成为飞行教员。

  妹妹执着梦想终如愿

  今年春节,李正江在成为飞行员后第一次在家过了个大年夜,而他的妹妹李冰冰则第一次没在家过年:就在春节前的几个月,李冰冰也进入了南航广西分公司,成为一名空中乘务员。

  “小时候就觉得做个空姐美美的。”李冰冰说看到有空乘招聘就第一时间报了名,没想到最后和哥哥进了同一家公司做了同事。参加工作后才发现,之前自己对空中乘务员的看法并不准确,空乘其实是一份非常忙碌和辛苦的工作,基本每天天没亮就要起床开始工作,回到宿舍经常已经是天黑以后,“有师姐告诉我,这是一份‘从天黑干到天黑’的职业。”

  “我第一天上班特别紧张。”李冰冰说那天出发前自己当时手心全是汗,结果哥哥李正江打来了电话,第一句话就是让她别紧张。“他说每个人都有这个时候,他第一次上飞机也紧张,让我不懂就问前辈。”最终,李冰冰在前辈指导下完美完成了第一次任务。

  付出努力做出成绩

  虽然兄妹俩都在同一家公司,但在单位见面的机会却非常少,俩人至今还没有值飞过同一个航班。李正江说,在工作上就见过两次面,有一次是在南宁基地签到出发时遇到,两人聊了两句就各自出发了。而另一次是在北海机场,李正江和机组走下飞机时,妹妹所在的机组正准备登上飞机执行下一个航班任务,两人连话都没来得及说,就点了一下头。

  “我非常热爱飞行,打算一直在飞行员岗位上干到退休。”李正江说飞行员工作繁忙,也不怎么顾得上家,但工作中也有独特的乐趣。比如,参加工作后他每年中秋节都在飞行中度过,而且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夜间航班。“在飞机驾驶舱里和月亮过中秋,那视角可以说是特别好。”

  “我算是心愿达成,努力去做好工作才行。”刚入行不久的妹妹李冰冰如今更多的则是一份成就感。她说,自己当初为了成为空乘做出了不少努力,未来希望能在岗位上做出成绩。

  对于未来,哥哥李正江和妹妹李冰冰都有着同样的愿望,他们都希望能共同执飞一次航班,而且一定要拍张合影纪念一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