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为银企搭好对接桥 将资金用到关键处

2019-03-18 13:11:22 | 来源:南宁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 韦 静

  日前,从南宁市2019年服务业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集中签约活动暨政银企座谈会传出好消息:21家企业与金融机构成功签约,签约授信金额超30亿元。截至3月11日,驻邕金融机构共联系对接企业2340家,签约授信企业2070家,签约授信规模、实际放款金额在全区14个地市中均位列第一。

  这是我市有力推动中央、自治区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相关精神落地见效,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助推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务实之举。今后,全市上下将继续做好服务企业工作,着力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为全面服务南宁市高质量发展、实施强首府战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签约授信规模和实际放款金额实现新突破

  南宁市高度重视银企对接工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2019年南宁市服务业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系列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了南宁市银企对接组委会,统筹组织开展银企对接系列活动。

  在活动中注重发挥各县、区、开发区和各行业主管部门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形成条块结合、条块联动局面,推动银企对接工作向基层下沉,推动金融服务下乡镇、进园区、进企业,扩大了银企对接的广度、深度。通过各级各部门广泛发动,我市有589家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在广西综合金融服务网络平台发布融资需求,超过1500家企业参加“金融服务进万企活动”。

  根据广西综合金融服务网络平台即时统计数据,截至3月11日,驻邕金融机构共联系对接企业2340家,签约授信企业2070家、签约授信金额673.47亿元,实际放款企业2004家、实际放款金额251.51亿元,签约授信规模、实际放款金额实现新突破,在全区14个地市中均位列第一。 

  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最受益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难点在民营和小微企业,痛点也在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业和农业领域细分行业众多,市场主体的规模普遍不大,数量较多。

  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南宁市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落实银企对接的各项工作,搭建银企沟通平台,积极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赖承略表示,2018年南宁市在全区创造性地制定了《南宁市现代服务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设立方案》,安排577万元用于企业贷款贴息、担保企业担保费补贴、产业投资基金补贴,受益企业达到30家,取得良好成效,“实践证明,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这种形式,对促进银企交流合作,增进银企沟通了解,推动金融和产业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陶祖防表示,自去年12月自治区政府正式启动2019年服务业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系列活动以来,该局大力推进银企供需对接,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优秀农业企业和农业建设项目,截至2月底,在广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发布融资需求的农业企业共226家,融资需求额度达24.07亿元。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本次银企对接系列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成为最大受益主体,民营企业签约1959家、占比达94.64%,小微企业签约1885家、占比达91.06%;在实际放款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占比均超过90%。

  “这表明,我市基本达到银企对接活动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解决服务业和农业企业流动资金需求迫切问题的目标要求,切实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南宁市银企对接办副主任沈猛说。

  推动银企对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此次活动中,南宁企业、金融机构收获满满,更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广西拓瑞能源有限公司是扎根南宁的一家民营企业,与华夏银行南宁分行现场签约,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

  “公司主营新能源、光伏发电等业务,具有资金密集的特点,短时间需要大量资金来周转。而在过去,往往采取‘滚雪球’模式,赚了钱再去投资,缺乏金融杠杆作用,企业难以发展壮大。”该公司董事长蒋海平说,“现在借助这一新平台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对接,了解到很多实用政策,进一步助推企业积极拓展互联网餐饮等新领域,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南宁分行是当天现场签约的金融机构之一,该行行长沈卫表示,自启动银企对接系列活动以来,该行与53户企业完成签约,签约授信149.63亿元,发放贷款48.79亿元,“下一步,南宁分行将继续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以专业的服务和优质的产品,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业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银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南宁市将按照中央、自治区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强工作统筹,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动银企深入对接,支持民营企业壮大发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