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在北京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鲁健专访。
记者:去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题词“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那您觉得广西如何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创新的局面?
鹿心社:习近平总书记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专门题词“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全区各族人民无比振奋、倍受鼓舞。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推动广西民族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广泛凝聚建设壮美广西的共识。我们把“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作为新时代广西发展的总目标总要求,把落实总书记赋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五个扎实”新要求作为广西改革发展的主线,进一步构筑全区上下团结奋进、同心圆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是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我们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机遇,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支持力度,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持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教诲,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深入开展“和谐壮乡·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加强交往交流交融,让壮乡各民族人民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代代相传。
记者:广西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广西如何把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鹿心社:广西农村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现在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还有151万。我们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
一是推动农村产业“强起来”。大力发展产业既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二是推动基础设施“好起来”。要想富,先修路。我们以大会战形式推进贫困地区水、电、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补齐物流、金融、教育、信息化等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是推动乡风文明“美起来”。农村要发展,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我们把扶贫、扶智、扶志和乡村文化振兴、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辛勤劳动致富奔小康,打造文明和谐、富有桂风壮韵的美丽乡村。
记者:提到东盟,大家首先会想到广西。广西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鹿心社: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区,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我们以东盟为重点,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走活开放发展这盘棋。
一是大力推动东博会升级发展。我们正积极打造东博会升级版,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
第16届东博会将于今年9月在广西南宁举办,以“共建‘一带一路’,共绘合作愿景”为主题,举行一系列高层论坛,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宣传推介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的新举措,进一步畅通“南宁渠道”,为深化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是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努力构建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益最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在中国西部地区形成以广西北部湾港为陆海交汇门户、连接“一带一路”面向东盟和世界的国际贸易通道、合作发展通道。
记者:总书记要求广西立足独特区位,要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广西在统筹推进“海”“江”“边”联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什么举措?
鹿心社:广西最大的区位特征是“三沿”,也就是刚才您讲的沿海、沿江、沿边。我们抓住国家战略规划对广西全覆盖的机遇,着力推动沿海沿江沿边地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一是建优建强北部湾经济区。我们坚持把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开放发展的优先方向,以实施强首府战略和推进北海、钦州、防城港一体化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向海经济,做大做强临港产业集群,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舞起广西发展龙头。
二是提升做实珠江-西江经济带。前不久,国家印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内地除了广东外,提到最多的是广西。广西要发展,必须加快“东融”。我们将全面对接大湾区,携手广东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依托珠江-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广西开放合作发展的经济带。
三是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我们将利用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地方合作的交流平台,务实推进与越南边境省份的交流合作,做到互利共赢。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欢迎各位朋友到广西参观、旅游、考察,亲身体验壮美广西的独特魅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